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现代汉语依据类复合式双音介词的形成与比较

发布时间:2020-09-19 15:28
   依据类复合式双音介词“依据、依照、遵照、按照”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动词性短语词汇化为动词,再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一是由两个单音介词语素复合为一个双音介词。其中,双音介词“依据”是由动词性短语词汇化为动词,再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而双音介词“依照、遵照、按照”则是由两个单音介词复合形成的。依据类复合式双音介词的语法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的主要因素有:介词在句法中的位置、隐喻导致的语义变化和对句子的重新分析。此外,单音介词的语法化也是导致双音介词语法化的一个特殊原因。从共时角度看,依据类复合式双音介词“依据、依照、遵照、按照”拥有相似的词义和使用环境。在句法层面,这四个双音介词有相同的句法位置,都可位于句首和句中;在句法搭配上,除了都可介引体词性成分和小句外,介词“依据”和“按照”还经常介引谓词性成分。在语义层面,依据类复合式双音介词的隐现有三种情况,即依据类介词的隐现既影响句子的结构又影响语义、依据类介词的隐现不影响句子结构但影响语义、依据类介词的隐现对句子的结构和语义都不产生影响。在语用层面,双音介词“依照”“遵照”具有书面语体色彩;而双音介词“依据”“按照”具有中性语体色彩,经常在应用于口语,且“按照”的使用频率比“依据”高。在一些句子中,介词“依据”所在句子有可能根据所介引的内容得出一个具有推测性的结论;“按照”也经常与说、来说、看、看来、讲、来讲等准助词一起搭配使用。
【学位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兵;;“物之汶汶者”辨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03期

2 孟翔;;生活练习曲[J];少男少女;2017年05期

3 杨争光;;词之“昧”[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16年08期

4 冯洁轩;;纪念黄翔鹏发现一钟双音30周年[J];中国音乐学;2008年02期

5 牛太清;;《洛阳伽蓝记》双音新词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杨军;“察”与“查”分别构成的几对双音合成词[J];晋中师专学报;1988年00期

7 陈克炯;先秦双音动词句法功能说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8 耿天鹏;;汉语双音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与词义[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9 郑荣达;;试探先秦双音编钟的设计构想[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10 徐明恭;孙国权;;电动双音气喇叭的使用与修理[J];国外汽车;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程娟;许晓华;;HSK单双音同义动词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春;曹哲玮;;微波光链路和光电探测器残余相位噪声的测量[A];国防光电子论坛微波光子学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明海英;“一钟双音”奏千年古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刘炳华 于明 侯孝民;二九○吹响党建“双音哨”[N];北大荒日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王建高 通讯员 刘志峰 孙景军;创业or生活,双料“氧吧”激扬崂山新曲“双音部”[N];科技日报;2016年

4 李娜;“双音”二胡 天韵动人[N];珠海特区报;2007年

5 赵艳平;也说汉语双音动词的重叠形式[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6 广东 赖维奇;555定时器构成的双音报警器[N];电子报;2011年

7 博文;《中华和钟》微缩双音编钟研制成功[N];中国社会报;2000年

8 河北 陈敬利;用555实现双音振铃[N];电子报;2012年

9 西安 王平 编;用555制作双音电子门铃[N];电子报;2015年

10 博文;《中华和钟》微缩双音编钟研制成功[N];市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悦;从《三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看魏晋南北朝汉语双音合成词的发展及演变[D];山东大学;2006年

2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杜晓莉;《摩诃僧yG律》双音复合结构语义复合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王丽娟;从名词、动词看现代汉语普通话双音节的形态功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张成进;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6 徐采霞;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畅;现代汉语依据类复合式双音介词的形成与比较[D];渤海大学;2019年

2 张丽萍;内部结构为跨层关系的双音合成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3 罗峥嵘;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双音同义动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吉林大学;2018年

4 史宇帅;元曲双音语气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5 张静婷;双音结果连词探源[D];温州大学;2018年

6 杨秦瑶;“动名”式双音名词认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龚蕾;“名动”式双音动词的认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张媛媛;“名形”式双音形容词认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田甜;支配式双音离合词的语义组合和扩展形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晶;英语中的双音现象的优选论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2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22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0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