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对到绝对:程度副词“最”的主观化趋势与后果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句法分布、优势用途与扩展功能
1.1 句法分布:互动语境
1.2 优势用途:充当标题
1.3 扩展功能:句法状语
2 语义功用、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
2.1 语义功用:突显主观程度
2.2 表达作用:拓展隐含程度
2.3 表达效果:激活隐性程度
3 演化动因、认知机制与转化后果
3.1 演化动因:主观化
3.2 认知机制:范畴化
3.3 转化后果:绝对化
4 结语和余论
4.1 综上所述,对于绝对程度副词“最”,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4.2 从程度副词“最”的绝对化可以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鲜丽霞;试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郝世宁;邢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葛佳才;试论东汉程度副词的混同兼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4 崔国巍;;关于程度副词“ずいぶん”[J];现代经济信息;2006年03期
5 张平;;程度副词“还”新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谢建防;;“程度副词+名词”语法结构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李海霞;;《论》《孟》《老》《庄》的程度副词及其与明清的比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刘建萍;;程度副词“不大”的产生和用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9 闫新艳;;“程度副词+有+X”与“程度副词+X”结构对比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陈颖;;简论程度副词的程度等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奇唯美;程度副词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及分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5年
2 吴立红;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高宁;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共现的认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文杰;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思思;程度副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贤;汉韩程度副词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廖华琼;《史记》程度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朴闰柱;现代汉、韩程度副词的比较[D];清华大学;2004年
5 王丽洁;《型世言》程度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夏丽蓉;关于程度副词的日中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何平;俄语程度副词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张涤非;对于程度副词「なかなか/かなり」在意义上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荣伟;沂水方言程度副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威;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低量级程度副词“略微”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66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6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