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形-名结构加工研究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46.3
【文章目录】: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Organiza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of the adjective-noun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2.1.1 Definition
2.1.2 Classifica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adjective-noun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2.2.1 Theoretical studies
2.2.2 Processing studies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prediction relevant to the adjective-noun construction
2.3.1 Theoretical studies
2.3.2 Processing studies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Experiment One The Frequency and Concreteness Effect o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Adjective-Noun Construction
3.1 Objectives and hypothesis
3.2 Method
3.2.1 Participants
3.2.2 Experimental apparatus
3.2.3 Materials
3.2.4 Procedure
3.3 Results
3.3.1 Accuracy of the collocation judgment
3.3.2 Reaction time of the adjective
3.3.3 Reaction time of the head noun
3.3.4 Reaction time of the collocation correctness judgment
3.4 Discussion
Chapter Four Experiment Two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Prenominal Adjective o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Adjective-Noun Construction
4.1 Objectives and hypothesis
4.2 Method
4.2.1 Participants
4.2.2 Experimental apparatus
4.2.3 Materials
4.2.3.1 Normalization of the adjective-noun construction
4.2.3.2 Normalization of context
4.2.4 Procedure
4.3 Results
4.3.1 Contextual sentence region
4.3.2 Adjective region
4.3.3 Noun region
4.3.4 Adjective-noun region
4.4 Discussion
Chapter Five General Discussion
5.1 Frequency of the adjective-noun construction affecting the processing of construction
5.2 Attributes of the head noun affecting the processing of construction
5.3 Integration of the adjective and the noun
5.4 Adjective predicting the processing of head noun
5.5 Context modulating the prediction processing of construct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玉麒;;现代汉语“立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构想[J];国际学术动态;2005年06期
2 李建珍;;课堂上的那些“疑问句”[J];青年教师;2011年01期
3 张颂;;浅说现代汉语中的介词“自”[J];文教资料;2016年25期
4 赵士清;;阳光教育让每个生命尽享阳光[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年12期
5 张颂;;“作”和“做”的语法语义特征分析[J];文教资料;2016年26期
6 徐红玉;;古代的谦称与尊称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2010年19期
7 胡念耕;;现代汉语的“同词反义”现象[J];语文学习;1985年04期
8 傅力;;现代汉语复合计量量词浅述[J];语文学习;1990年01期
9 ;现代汉语多音多义字形成的原因[J];语文学刊;1998年06期
10 郭亚博;;现代汉语时间名词研究述评[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红;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宛新政;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刘伟;现代汉语代词隐现的动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彭锦维;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刘街生;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曹跃香;现代汉语“V+子/儿/头”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雪婷;基于互动模型的现代汉语“爱X不X”构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2 盘珊君;词汇构式化视角下的现代汉语缩略语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3 许馨月;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4 纪倩倩;现代汉语形-名结构加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5 杨虹娟;现代汉语题文中的“S为O”句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6 高晨;现代汉语名—名结构的认知加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7 孙志悦;《现代疑难同义词词典》形容词释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8 汤淼;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官话萃珍》字词使用情况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9 钱罗权;“例如”“比如”“如”使用现状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10 何雪飞;早期现代汉语的副词使用状况考察[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1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8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