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面称与背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20:45
  语言是记录民族文化的符号,是一面折射民族文化的镜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民族的传统文化。称谓语是人们可以互相称呼的有关名称。众所周知,汉语的称谓系统丰富多彩而又繁芜复杂,这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曾是个传统的宗法制国家密切相关。同时区分面称和背称也是考察称谓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试图以大量语料为基础,以面称和背称的特点和规律对比体现的差异为切入点,全面地分析面称和背称所体现的汉人的文化价值观。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 研究现状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汉语面称的形式特点及其规律
    (一) 汉语面称的形式特点
        1、亲属面称
        2、社交面称
    (二) 汉语面称的规律
        1、汉语面称在交际中呈现强烈的等差观念
        2、汉语面称在交际中体现出强烈的情感性
二、汉语背称的形式特点及其规律
    (一) 汉语背称的形式特点
        1、亲属背称
        2、社交背称
    (二) 汉语背称的规律
        1、汉语背称在生活交际中呈现出弱等差性
        2、汉语背称在生活交际中呈现出情感淡化的趋势
三、汉语面称与背称的对比
    (一) 面称和背称形式特点对比
        1、从句法结构上说,面称和背称的作的成分不同
        2、从繁简度来看,面称相对背称比较简单
        3、从语体适应领域和言语风格来看,面称随便于背称
        4、从表达功能上看,面称的作用重于背称
    (二) 面称和背称在亲属称呼领域中的差异
        1、血缘远近,使用频率,影响面称和背称的数量
        2、面称和背称体现中国家庭内外有异、亲疏有别
    (三) 面称和背称在社会称呼领域中的差异
        1、在尊卑有序的等差序列的社会格局中,面称的等差性强于背称
        2、在亲疏有别的中国情感人文世界中,面称情感色彩浓于背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汉语面称使用中的若干策略[J]. 崔显军.  语言文字应用. 2009(02)
[2]面称语与语用得体探讨[J]. 杨德爱.  大理学院学报. 2008(05)
[3]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的“五位”与“四原则”——喜新守旧的竞争与妥协在亲属称谓系统中的实现[J]. 周静.  修辞学习. 2005(04)
[4]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J]. 李树新,杨亭.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5(03)
[5]汉语夫妻称谓的古今嬗变[J]. 吉凤娥,赵利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5(03)
[6]“老师”称谓的历史演变[J]. 王娥,扬清.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5(03)
[7]“老师”称谓的泛化及其原因[J]. 扬清,王娥.  汉字文化. 2005(02)
[8]“同志”称谓的历史嬗变及其语义特征[J]. 王枫,李树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9]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的古今嬗变[J]. 姜德军,道尔吉.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4(06)
[10]论汉语称谓的困境与缺环[J]. 李树新.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4(06)



本文编号:2963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963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0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