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体标记“着”历时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14:37
  体标记“着”包括两类,一类是持续体标记,持续体标记又可以分为动作的持续和状态的持续;一类是完成体标记。两类体标记最早出现的时间都是唐代。两类体标记都来源于先秦表“附着”义动词“着”。后来沿着两条不同的语法化路径,发展为持续体标记和完成体标记。在唐代,完成体标记出现的次数要高于持续体。唐至五代,两类体标记出现的次数都不多,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北宋至清代,持续体标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完成体标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并且在频次和比例上的差距都非常明显。“着”作为持续体标记的用法一直沿用,而“着”作为完成体标记的用法主要是在南方一些方言中还有保留。对于持续体标记的否定有两种:1、不V着;2、没V(着);对于完成体标记的否定有四种:1、不V着;2、V不着;3、没V着;4、别V着。体标记“着”的历时演变过程其实就是语法化的过程,它遵循着语法化的原则。类推和重新分析是体标记“着”产生的重要机制。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一章 体标记“着”概述
    第一节 体标记“着”的界定及类型
        一、体标记“着”的界定
        二、体标记“着”的类型
    第二节 体标记“着”的判定标准
        一、语义方面
        二、句法方面
        三、语音方面
    第三节 体标记“着”的来源及使用时代
        一、体标记“着”的来源
        二、体标记“着”的使用时代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体标记“着”历时考察
    第一节 持续体标记“着”的历时演变
        一、开始形成期
        二、深入发展期
        三、成熟稳定期
    第二节 完成体标记“着”的历时演变
        一、形成及发展期
        二、逐步衰落期
        三、完成体标记“着”与“了”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体标记“着”的句法考察
    第一节 持续体标记的句法结构
        一、开始形成期
        二、深入发展期
        三、成熟稳定期
    第二节 完成体标记的句法结构
        一、形成及发展期
        二、衰落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标记“着”的否定形式考察
    第一节 持续体标记“着”的否定形式分析
        一、不V着
        二、没V(着)
        三、“V着”前一般不用否定词的原因
    第二节 完成体标记“着”的否定形式分析
        一、不V着
        二、V不着
        三、没V着
        四、别V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皖南方言中的“着”“了”交替现象[J]. 王健.  汉语学报. 2018(03)
[2]动态助词“著”语法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 李璠希.  南开语言学刊. 2017(01)
[3]主观性的类型与主观化的途径[J]. 邵敬敏.  汉语学报. 2017(04)
[4]主观化理论:关于理论根源、地位和挑战的思考[J]. 王馥芳.  外国语文. 2017(05)
[5]从动作的重复和持续到程度的增量和强调[J]. 董秀芳.  汉语学习. 2017(04)
[6]“语义滞留”原则及其在汉语语法中的表现[J]. 史维国.  外语学刊. 2016(06)
[7]汉语词类的主观性[J].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05)
[8]再论语气词“著(着)”的来源及相关问题[J]. 王苗.  语言科学. 2015(05)
[9]安徽岳西赣语的完成体和进行体[J]. 黄拾全.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10]从魏晋南北朝汉译佛典“动词+著”结构看时体助词“着”的来源[J]. 韩琳.  励耘学刊(语言卷). 2013(02)

博士论文
[1]晚唐五代至明初汉语助词演变研究[D]. 王华.苏州大学 2016
[2]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D]. 王桂亮.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的实证研究[D]. 陈晨.中央民族大学 2010
[4]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 罗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5]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 陈前瑞.华中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却”的共时多功能性和历时演变[D]. 齐灿灿.江苏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语料库的老挝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研究[D]. 吴萌尧.云南师范大学 2015
[3]现代汉语体标记“在”和“着”的对比研究及类型学考察[D]. 秦加怡.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红楼梦》的动态助词研究[D]. 陈芳芳.福建师范大学 2013
[5]汉语进行、持续体标记习得情况考察[D]. 冯静.复旦大学 2013
[6]动态助词“着”研究综述[D]. 万国鹏.东北师范大学 2013
[7]体标记“在”、“着”的对比研究[D]. 张云彪.南京大学 2011
[8]时间副词“正”、“在”、“正在”与“着”共现与替换条件研究[D]. 赖帆.华东师范大学 2011
[9]欧美留学生汉语持续体标记“着”的运用研究[D]. 王海霞.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0]中古汉语的“著”及相关问题研究[D]. 王岩.西南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77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977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f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