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有声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8 07:02
演讲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实活动,它融道德伦理、社会政治、文学艺术于一体,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影响听众行为。演讲语言比一般的语言形式更具有鼓动性和感染力,不仅要使人知、使人信、使人感动、使人赞同,而且要使人行动,所以是人类较高级、较完善的语言表达形式。演讲语言包括两大系统:一是有声语言系统,二是无声语言系统。有声语言是演讲者与听众交流信息最主要的工具和最重要的渠道。有声语言运用的好坏是演讲才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演讲中的有声语言,重点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体等角度详细阐述演讲有声语言的特点及规范使用。语音方面:有声语言‘必须通过声音来表情达意,以说为主要形式。有声语言表达要保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另外,还需要根据表达的要求,对声音作高低升降、快慢起伏的调整,涉及到语调、停顿、重音等技巧的运用。词汇方面:有声语言词语表达要准确规范,言简意赅,以最经济的形式输出最多的信息。儿化词、拟声词、语气词等个性化词语及歇后语、惯用语、谚语等熟语的运用可以使语言表达灵活自如,生动自然。语法方面:有声语言要注意话语的流畅性,语句通顺,逻辑无问题,不出现病句,多用短句、整句。句子要语脉清晰,层...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第二章 演讲的类型和特征
2.1 演讲及其类型
2.2 演讲的特征
第三章 演讲语言的类型和要求
3.1 有声语言
3.2 势态语言
第四章 演讲语言语音的特点及要求
4.1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4.2 类语言的合理运用
第五章 演讲语言词语的选择和使用
5.1 准确通俗
5.2 简洁精练
5.3 生动形象
第六章 演讲语言的语法规范及句式运用
6.1 演讲语言失范现象分析
6.2 句式的综合运用
第七章 演讲语言的修辞手法和语体风格
7.1 各类修辞格的使用
7.2 演讲的语体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演讲是知识和技巧的综合表现[J]. 高林. 成人教育. 2010(07)
[2]演讲稿要注意语言的锤炼[J]. 周俊根. 新作文(初中作文指南). 2010(06)
[3]语言交际中的语体交叉[J]. 李圃. 语言与翻译. 2010(02)
[4]管窥《语言资源与语言研究——修辞与语体风格问题》[J]. 张莹莹.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04)
[5]想象和规定——关于日常演讲的语言阙疑和建立可能的当下意识[J]. 张炜. 文教资料. 2010(02)
[6]交际语境对语体的影响[J]. 赵晓丽. 现代企业教育. 2009(24)
[7]社会语文形态与语体的演变[J]. 丁金国. 修辞学习. 2009(05)
[8]从修辞格的运用看幽默的语言美[J]. 聂春梅. 长沙大学学报. 2009(04)
[9]词语选择与语体修辞[J]. 谭汝为. 毕节学院学报. 2009(05)
[10]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策略[J]. 施春宏. 汉语学报. 2009(02)
硕士论文
[1]汉语语言文学规范化刍议[D]. 邵志轶.黑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04556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第二章 演讲的类型和特征
2.1 演讲及其类型
2.2 演讲的特征
第三章 演讲语言的类型和要求
3.1 有声语言
3.2 势态语言
第四章 演讲语言语音的特点及要求
4.1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4.2 类语言的合理运用
第五章 演讲语言词语的选择和使用
5.1 准确通俗
5.2 简洁精练
5.3 生动形象
第六章 演讲语言的语法规范及句式运用
6.1 演讲语言失范现象分析
6.2 句式的综合运用
第七章 演讲语言的修辞手法和语体风格
7.1 各类修辞格的使用
7.2 演讲的语体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演讲是知识和技巧的综合表现[J]. 高林. 成人教育. 2010(07)
[2]演讲稿要注意语言的锤炼[J]. 周俊根. 新作文(初中作文指南). 2010(06)
[3]语言交际中的语体交叉[J]. 李圃. 语言与翻译. 2010(02)
[4]管窥《语言资源与语言研究——修辞与语体风格问题》[J]. 张莹莹.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04)
[5]想象和规定——关于日常演讲的语言阙疑和建立可能的当下意识[J]. 张炜. 文教资料. 2010(02)
[6]交际语境对语体的影响[J]. 赵晓丽. 现代企业教育. 2009(24)
[7]社会语文形态与语体的演变[J]. 丁金国. 修辞学习. 2009(05)
[8]从修辞格的运用看幽默的语言美[J]. 聂春梅. 长沙大学学报. 2009(04)
[9]词语选择与语体修辞[J]. 谭汝为. 毕节学院学报. 2009(05)
[10]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策略[J]. 施春宏. 汉语学报. 2009(02)
硕士论文
[1]汉语语言文学规范化刍议[D]. 邵志轶.黑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04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0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