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维度理论视角下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3 06:08
文化差异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里无处不在。不同文化中人们不同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为了帮助不同文化之间“对话”的正常进行,科学家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不同的文化维度理论,如霍夫斯泰德的国家文化维度理论、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以及特朗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等。本文从介绍目前跨文化领域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研究现状入手,首先对上述不同的文化维度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利用相关理论从价值观差异、时间观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和非言语行为差异等四个方面对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文化差异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期待对预防文化休克和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从文化维度角度研究文化差异性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基于文化差异研究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文化维度理论综述
第一节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一、权利距离
二、不确定性规避
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四、社会的男性化与女性化
五、长期-短期导向
第二节 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
第三节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
一、对人性的看法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
四、人的活动取向
五、人的空间观念
六、人的时间取向
第四节 蔡安迪斯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一、蔡安迪斯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水平与垂直结构的理论假设
第五节 弗恩斯·特朗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
一、普遍主义-特殊主义
二、中性-情绪化
三、关系特定-关系弥散
四、关注个人成就—关注社会等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维度理论下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第一节 文化维度理论下的价值观差异
一、社会等级观念的差异
二、人与自然-和谐与对立的价值观
三、群体趋向与个人至上的价值观
第二节 文化维度理论下的中西时间观差异
一、过去和未来导向
二、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
三、一元时间制和多元时间制
第三节 文化维度理论下的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一、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
二、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三、弥散思维与特定思维
第四节 文化维度理论下的非言语行为差异
一、身体距离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动作与身体接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跨文化管理研究述评[J]. 孟凡松. 商业经济. 2010(15)
[2]跨文化交际-不同的空间概念[J]. 姚玉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08)
[3]全球化下的文化维度理论与跨文化商务交际[J]. 刘利华.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09(24)
[4]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差异比较[J]. 赵胤伶,曾绪.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5]霍夫斯蒂德及其文化维度简介[J]. 冯乃祥.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S1)
[6]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跨文化视角[J]. 汤新煌,关哲. 辽东学院学报. 2006(04)
[7]当代集体主义内涵的厘定[J]. 邵士庆.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8]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结构的验证性研究[J]. 王永丽,时勘,黄旭. 心理科学. 2003(06)
[9]跨国公司文化冲突与融合——戴姆勒-克莱斯勒案例分析[J]. 庄恩平. 管理现代化. 2002(04)
[10]跨文化交流中东西方价值观念差异的分析[J]. 张锦帆.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硕士论文
[1]中西文化视域下的非言语交际[D]. 徐德凯.山东大学 2008
[2]中国文化内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D]. 成茜.重庆大学 2007
[3]文化缺省在霍法斯泰德理论中的应用与启示[D]. 王蕊.河北师范大学 2006
[4]从跨文化角度分析文化维度对伦理决策的影响[D]. 汪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5]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中美员工在冲突管理过程中的差异[D]. 宋晓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6]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分析及跨文化培训模式比较研究[D]. 杨军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16026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从文化维度角度研究文化差异性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基于文化差异研究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文化维度理论综述
第一节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一、权利距离
二、不确定性规避
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四、社会的男性化与女性化
五、长期-短期导向
第二节 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
第三节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
一、对人性的看法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
四、人的活动取向
五、人的空间观念
六、人的时间取向
第四节 蔡安迪斯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一、蔡安迪斯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水平与垂直结构的理论假设
第五节 弗恩斯·特朗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
一、普遍主义-特殊主义
二、中性-情绪化
三、关系特定-关系弥散
四、关注个人成就—关注社会等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维度理论下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第一节 文化维度理论下的价值观差异
一、社会等级观念的差异
二、人与自然-和谐与对立的价值观
三、群体趋向与个人至上的价值观
第二节 文化维度理论下的中西时间观差异
一、过去和未来导向
二、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
三、一元时间制和多元时间制
第三节 文化维度理论下的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一、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
二、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三、弥散思维与特定思维
第四节 文化维度理论下的非言语行为差异
一、身体距离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动作与身体接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跨文化管理研究述评[J]. 孟凡松. 商业经济. 2010(15)
[2]跨文化交际-不同的空间概念[J]. 姚玉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08)
[3]全球化下的文化维度理论与跨文化商务交际[J]. 刘利华.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09(24)
[4]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差异比较[J]. 赵胤伶,曾绪.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5]霍夫斯蒂德及其文化维度简介[J]. 冯乃祥.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S1)
[6]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跨文化视角[J]. 汤新煌,关哲. 辽东学院学报. 2006(04)
[7]当代集体主义内涵的厘定[J]. 邵士庆.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8]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结构的验证性研究[J]. 王永丽,时勘,黄旭. 心理科学. 2003(06)
[9]跨国公司文化冲突与融合——戴姆勒-克莱斯勒案例分析[J]. 庄恩平. 管理现代化. 2002(04)
[10]跨文化交流中东西方价值观念差异的分析[J]. 张锦帆.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硕士论文
[1]中西文化视域下的非言语交际[D]. 徐德凯.山东大学 2008
[2]中国文化内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D]. 成茜.重庆大学 2007
[3]文化缺省在霍法斯泰德理论中的应用与启示[D]. 王蕊.河北师范大学 2006
[4]从跨文化角度分析文化维度对伦理决策的影响[D]. 汪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5]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中美员工在冲突管理过程中的差异[D]. 宋晓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6]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分析及跨文化培训模式比较研究[D]. 杨军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16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1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