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红楼梦》中的北京方言副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4 21:09
  副词是汉语中较为庞大的一个词类,不仅体现在其数目众多,种类多样,同时学界对其内部小类的梳理、性质的判断及分类,仍然未形成系统且明确的成果,为此方言副词的研究作为汉语副词研究中的小类,对其分析描写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我们将“三个平面”语法理论、词汇化、语法化以及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同汉语研究中的共时平面与历时演变相结合,不仅对所选择的北京方言副词进行共时平面的分类描写,同时注重从历时角度出发,厘清其演变路径及演变动因,并总结相关规律。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明确北京方言副词目前已有成果以及《红楼梦》中北京方言词语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三个平面”语法理论、词汇化、语法化以及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做出解释,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的版本选用等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对北京方言词语做出界定,明确遵循以句法功能和分布特征为主,同时兼顾语义原则的分类标准,选出20个北京方言副词并将其分为程度、时间、范围、频率、语气以及情状副词六类,从共时层面对其进行句法、语义、语用三个不同角度的分类描写。第三章,分别选取“登时”“一准”“随手”这三个在本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北京方言副词,分别对其...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汉语副词的研究
        1.3.2 北京方言词语的研究
        1.3.3 《红楼梦》词语的研究
    1.4 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红楼梦》中北京方言副词的分类描写
    2.1 北京方言副词的界定及分类
        2.1.1 北京方言副词的界定
        2.1.2 北京方言副词的分类
    2.2 程度副词
        2.2.1 语义平面
        2.2.2 句法平面
        2.2.3 语用平面
    2.3 时间副词
        2.3.1 语义平面
        2.3.2 句法平面
        2.3.3 语用平面
    2.4 范围副词
        2.4.1 语义平面
        2.4.2 句法平面
        2.4.3 语用平面
    2.5 频率副词
        2.5.1 语义平面
        2.5.2 句法平面
        2.5.3 语用平面
    2.6 语气副词
        2.6.1 语义平面
        2.6.2 句法平面
        2.6.3 语用平面
    2.7 情状副词
        2.7.1 语义平面
        2.7.2 句法平面
        2.7.3 语用平面
    2.8 小结
第三章 《红楼梦》中北京方言副词的个案研究
    3.1 北京方言时间副词“登时”的历时演变过程及动因
        3.1.1 “登时”的历时演变过程
        3.1.2 “登时”的语法化动因
    3.2 北京方言语气副词“一准”的历时演变过程及动因
        3.2.1 “一准”的历时演变过程
        3.2.2 “一准”的语法化动因
    3.3 北京方言情状副词“随手”的历时演变过程及动因
        3.3.1 “随手”的历时演变过程
        3.3.2 “随手”的语法化动因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楼梦》基础方言的判定方法[J]. 高光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2]北京话副词“满”的来源及演变机制[J]. 魏兆惠.  语文研究. 2016(01)
[3]副词“一齐”的由来[J]. 王静.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11)
[4]从情状描摹到情态评注:副词“生生”再虚化研究[J]. 张谊生.  语言研究. 2015(03)
[5]时间副词“顿时”的词汇化历程及其动因[J]. 王静.  社科纵横. 2012(12)
[6]北京话“干脆”一词的演变[J]. 魏兆惠,宋春芳.  北京社会科学. 2011(05)
[7]《红楼梦》方言研究二十年评述[J]. 林纲,刘晨.  湖南社会科学. 2011(04)
[8]基于语料库的“一准”词汇化和语法化考探[J]. 胡倩.  凯里学院学报. 2010(04)
[9]《红楼梦》的方言构成及其演变——兼谈《红楼梦》方言研究与校勘中两种值得思考的倾向[J]. 胡文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10]“一+N”的词汇化与语法化——以“一概”的个案研究为例[J]. 刘红妮.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红楼梦》词汇研究[D]. 张夏.山东大学 2009
[2]汉语方言词汇语义比较研究[D]. 赵红梅.山东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河北临西方言副词研究[D]. 倪焱.河北师范大学 2018
[2]《官场现形记》副词研究[D]. 蒋家乐.江南大学 2017
[3]现代汉语“随X”类方式词研究[D]. 焦海艳.淮北师范大学 2015
[4]“顺手”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D]. 程效.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方言词语研究[D]. 赵文菲.天津大学 2014
[6]《红楼梦》中唐山方言词语探析[D]. 高超.山东大学 2013
[7]《儿女英雄传》中的北京方言词语研究[D]. 高纯.南京师范大学 2007
[8]《红楼梦》词义与现代词义比较研究[D]. 李晓娟.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33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33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d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