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吴语路桥方言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5 14:18
  列出了路桥方言的韵母系统,对声母和声调系统进行了三种不同的处理:一是依照吴语学界常用的定理为指导整理出路桥音系;二是将鼻音和边音分为两套,并根据声母浊音“清音浊流”的实质将浊音的标音符号记为相应清音后加上浊流fi;三是将浊音声母归入与其相对应的清音。列出了本方言的同音字汇。从声韵调三个角度分别详细描述了路桥方言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并指出与其他吴语在音韵特点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列出了方言的声韵调配合表。对路桥方言两字组变调从一般变调、小称变调、特殊变调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般变调以前变为主,后字比较稳定,阴阳调之间的内部联系使得连调模式大大简化,共20类。小称变调体现在后字上,平声变高升调35,仄声变高降调51,逢入声还要变韵,共6类。对特殊变调分类分析。三字组变调首字调值取决于自身调类,后两字依两字组连调规则变化。最后具体描写了路桥方言的小称变音。变音主要出现在名词中,形容词、数量词、动词中也都有一些。名词的小称变音,大多有表小、亲昵的意味。形容词、动词的变音,主要出现在重叠式中。将其置于浙江小称变音的大环境下观察,本文认为其同样经历了浙江吴语小称所经历的儿缀型、鼻尾型、鼻化型、变调型几...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路桥的地理概况及建制沿革
    第二节 台州方言语音研究概况
    第三节 对代表点的说明及调查概况
    第四节 记音符号
第一章 吴语路桥方言的语音系统
    第一节 路桥方言的韵母系统及说明
    第二节 吴语路桥方言声母、声调的几套处理方案
第二章 吴语路桥方言同音字汇
第三章 吴语路桥方言的音韵特点及声韵配合方式
    第一节 吴语路桥方言的音韵特点
    第二节 声韵配合总表
    第三节 声韵配合详表
    第四节 声韵调配合表
第四章 吴语路桥方言的连读变调
    第一节 两字组连读变调
    第二节 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第五章 吴语路桥方言的小称变音
    第一节 小称变音的表现
    第二节 小称变音的语法功能
    第三节 在大环境下观察路桥方言的小称变音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黄岩话的文白异读[J]. 叶建,徐之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2]台州方言“白搭”来源的探讨[J]. 方金华.  台州学院学报. 2009(01)
[3]浅议浙江台州方言“得”的用法[J]. 刘春宁.  台州学院学报. 2008(04)
[4]浙江台州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J]. 张永奋.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5)
[5]浙江临海方言音系[J]. 黄晓东.  方言. 2007(01)
[6]浙江天台方言词考源数则[J]. 戴昭铭.  方言. 2006(04)
[7]普通话水平测试台州方言语音成分可容度调查研究[J]. 钱维亚.  语文学刊. 2006(20)
[8]浙江省的汉语方言[J]. 曹志耘.  方言. 2006(03)
[9]临海方言双音节连读变调实验研究[J]. 张燕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10]语法化轮回的研究——以汉语鼻音尾/鼻化小称词为例[J]. 曹逢甫.  汉语学报. 2006(02)



本文编号:3051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51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d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