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陵县方言语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03:00
  方言是地区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凝聚着方言地区居民的生活习俗和生活观念。官话方言代表着汉语发展的方向,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对其深入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汉语的认识以及普通话的规范使用。本文是对家乡陵县方言语法的研究。陵县地处鲁西北,隶属德州市,其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的西齐片。在语法方面,陵县方言虽与普通话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也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在呈现陵县方言基本面貌的基础上,对陵县方言的语法作了客观的分析,突出描写和分析了陵县方言语法与普通话相比较的特殊之处。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绪言。介绍陵县概况,对陵县的自然、人口地理、历史沿革等状况作简略叙述,使读者对陵县有一个初步了解。另简单介绍发音合作人的情况。第二章:词法。词法部分主要从实词、虚词的角度出发,重点探究实词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以及虚词中的介词、助词、语气词等。陵县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有比普通话更为丰富的词缀,更有着生动的形容词形式和极具特色的副词、介词等。第三章:句法。句法部分主要对陵县方言中的比较句、疑问句、被动句、把字句等进行分析。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陵县概况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方言概说
    第四节 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二章 词法
    第一节 名词
        一、名词词缀
        二、名词重叠
    第二节 动词
        一、动词词缀
        二、动词重叠
    第三节 形容词
        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二、形容词重叠式
    第四节 副词
        一、程度副词
        二、时间和频率副词
        三、范围副词
        四、否定副词
        五、情态副词
        六、语气副词
    第五节 数词、量词
        一、序数的表达方式
        二、概数的表达方式
        三、量词
    第六节 代词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第七节 介词
    第八节 助词
    第九节 语气词
第三章 句法
    第一节 被动句
    第二节 比较句
    第三节 疑问句
    第四节 把字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灵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研究[J]. 高晓莉.  晋中学院学报. 2009(06)
[2]浮山方言的副词研究[J]. 秦悦.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3]阳城方言的重叠式[J]. 姬建丽.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4]济南方言词法研究[J]. 罗磊.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32)
[5]安康城区方言中的副词[J]. 杨静.  安康学院学报. 2007(04)
[6]浚县方言的人称代词[J]. 郑献芹.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7]山东枣庄方言中的介词“搁”[J]. 褚晶.  现代语文. 2006(07)
[8]山东临沂方言的比较句[J]. 明茂修,王定康.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9]商河方言的几个介词[J]. 张虹.  现代语文. 2006(01)
[10]谈邢台方言中的名词词缀[J]. 郝世宁.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2002(03)

博士论文
[1]微山方言语法研究[D]. 殷相印.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镇原方言语法研究[D]. 何艳萍.西北师范大学 2010
[2]商河方言研究[D]. 张虹.西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81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81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3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