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篇的互文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广告语篇的互文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互文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本理论,它继承了结构主义的优点,强调文本本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其理论符合现代文本理论的发展方向,由此受到了普遍重视。从互文性这一角度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出广告这种极其简洁的表达方式下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每一个文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的文本相互联系的,这种关系能不能被理解就取决于读者对互文性的理解。不同的互文方式对广告语篇的诠释有不同的效果。广告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际行为,其中存在着大量的互文现象。广告语篇将图像、声音和语言文字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其在相互关联的表达中构成语篇内涵的互文性阐释。通过各种方式的互文技巧,能够更快、更准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使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从而促成购买,达到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从形式和内涵的角度出发,可将广告语篇的互文性分为文本的互文性和文化的互文性两大类。互文性不只是指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之间的关系,它更加注重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的语境,包括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政治背景以及心理因素等都能够被文本化,然后能够与某些文本产生互文关系。
【关键词】:广告语篇 文本互文性 文化互文性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8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10-11
- 1.选题缘起10
- 2.研究意义10-11
- (二)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11-12
- 1.研究对象11
- 2.研究思路11
- 3.研究方法11-12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12-18
- 1.国内研究概况12-15
- 2.国外研究概况15-18
- 一、对互文性理论和广告语篇的基本认识18-23
- (一)对互文性理论的认识18-20
- 1.互文性的概念18-19
- 2.互文与互文性19-20
- (二)对广告语篇的认识20-23
- 1.广告语篇的概念20-21
- 2.广告语篇的语言特点21-23
- 二、广告语篇的文本互文性23-30
- (一)词语的互文性23-25
- 1.引用23-24
- 2.仿写24-25
- (二)修辞的互文性25-27
- (三)体裁的互文性27-30
- 三、广告语篇的文化互文性30-35
- (一)广告语篇中文化互文性的成因30-31
- (二)文化互文性在广告语篇中的表现31-35
- 1.信息文化的互文31-32
- 2.行为文化的互文32-33
- 3.成就文化的互文33-35
- 四、广告语篇互文性的功能35-38
- (一)语义功能35-36
- (二)语用功能36
- (三)审美功能36-38
- 五、互文性在广告语篇创作中的局限及其对策38-42
- (一)主体间的对话障碍38-39
- (二)缺乏独创性39-40
- (三)扭曲源文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国;互文性[J];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2 杨中举;泛互文性:网络文学的美学特征[J];当代文坛;2004年02期
3 尹衍桐;从互文性看翻译与创作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4 郝永华;"互文性"理论涵盖的文学基础理论问题[J];理论与创作;2005年02期
5 李建红;;从互文性的角度看文章标题的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2期
6 闵云童;;互文性写作:新的文本表意策略[J];当代文坛;2007年01期
7 贾玉洁;;浅谈互文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对应的翻译技巧[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刘宏升;;互文性与跨文化交际[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2期
9 李晶;;互文性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琨;;从互文性角度看广告的翻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伍瑜;;“互文性”及相关问题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万丽媛;;从引用看语篇的互文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璐;;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梅红;;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魏晓慧;;互文性翻译理论观照下的中国电影名称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祝克懿 黄蓓 译;多声部的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魏炜;库塔克《游戏》文本的互文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焦亚东;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粟;互文性与翻译[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张敏;从互文性视角研究文学翻译[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林化平;翻译研究中的语篇互文性[D];山东大学;2006年
5 葛桐;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07年
6 安芳;互文性与翻译[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娟;汉语体育新闻评论中互文性的类别和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兰兰;流行语翻译互文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刘小艺;论《荒野的呼唤》两个译本的互文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海磊;当代油画的“互文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广告语篇的互文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1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