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古今韵会举要》征引《说文解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5 12:39
  《古今韵会举要》(简称“韵会”)是元代熊忠在黄公绍《古今韵会》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编纂而成的一部韵书。该书广搜博采,除了在音韵、训诂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之外,由于其征引繁富,也是校勘辑佚的渊薮,其中以《说文》的征引最为引人注目。黄公绍由宋入元,因此《韵会》征引的《说文》呈现的是宋本《说文》的面貌。一般认为《韵会》征引《说文》为小徐本,但小徐本和大徐本的源头都是许慎《说文》,因此,以之校勘大徐本,参以小徐本,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本文统计,《韵会》征引《说文》6498条,与大徐本《说文》不同者1522条,不同率达到23.4%。应该指出的是,《韵会》在援引《说文》时,不是照搬原书,而是有自己的体例,征引中会对《说文》原文进行改头换面。如《韵会》中无论字头还是说解中大量使用假借字、今字、异体字等,均假借《说文》之名以为据,甚至会根据需要对《说文》的语句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如果不仔细考察《韵会》的征引体例,贸然以之为据,会给《说文》的校勘带来失误。而且,《说文》从成书到宋代,已经有很多地方在用字、释义上异于原貌,《韵会》在援引《说文》时,也会有承袭其讹误的一面,这些地方都要进行细致的考索。本文穷尽式...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古今韵会举要》及其征引《说文》概况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1.4.1 《韵会》引《说文》的研究现状
        1.4.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韵会》征引《说文》与大徐本《说文》比较分析
    2.1 《韵会》征引《说文》的用字特点
        2.1.1 字头方面的用字特点
        2.1.2 释义方面的用字特点
    2.2 《韵会》对《说文》的改造
        2.2.1 《韵会》对《说文》释义方式的调整
        2.2.2 《韵会》对《说文》释义的节引
第三章 《韵会》征引《说文》的校勘意义及不足
    3.1 《韵会》征引可为大徐本《说文》提供校勘依据
        3.1.1 以《韵会》征引校大徐本脱文
        3.1.2 以《韵会》征引校大徐本衍文
        3.1.3 以《韵会》征引校大徐本字误
        3.1.4 以《韵会》征引校大徐本倒文
    3.2 《韵会》征引《说文》存在的不足
        3.2.1 《韵会》引《说文》字误
        3.2.2 《韵会》引他书误作《说文》
        3.2.3 《韵会》引《说文》脱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说文解字》引《论语》考释[J]. 王亚军.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3)
[2]近十年来传世文献引《说文解字》研究述评[J]. 杨瑞芳.  辞书研究. 2014(04)
[3]颜师古《汉书注》引《说文解字》考论[J]. 王秀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4(02)
[4]宋本《玉篇》引《说文》考[J]. 贾忠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5]《原本玉篇残卷》引《说文解字》释义方式说略[J]. 邓春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6]《古今韵会》与《古今韵会举要》[J]. 张凡.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
[7]中国古代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J]. 李峰.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0(01)
[8]《古今韵会》和《古今韵会举要》[J]. 花登正宏,王欣.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4)
[9]略说《说文解字》的释义方式[J]. 陈琪宏.  池州师专学报. 1995(02)

硕士论文
[1]《古今韻會舉要》引例研究[D]. 文美华.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古今韵会举要》与《切韵指南》比较研究[D]. 彭文英.福建师范大学 2016
[3]《古今韻會舉要》體例研究[D]. 李莉莉.湖南师范大学 2015
[4]《韵学集成》与《古今韵会举要》关系考[D]. 李妮.福建师范大学 2013
[5]《五经正义》引《说文》研究[D]. 孙福国.山东师范大学 2007
[6]《昭明文选》李善注征引《说文解字》研究[D]. 刘青松.北京师范大学 2006
[7]《慧琳音义》引用《说文》略考[D]. 任敏.河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19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119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6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