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说文》亦声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22:06
  许慎在《说文》中运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等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构形造意时,提出了一个与传统的六书理论不相吻合的术语——亦声。亦声字也引起了后之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本文对《说文》收录的226个亦声字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考察了亦声字的构形理据,阐明了亦声归部法的合理性。通过对亦声字声符示源的分析,阐明了许慎的同源意识。通过对亦声字的考察,文章认为:一、“亦声”这一术语是许氏的独到发现,是对传统六书理论的大胆突破。“亦声”也是一种造字方法,亦声字是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二、亦声归部是许氏有意编排,是其同源意识的再现。三、作为形声字的前奏的亦声字,其声符可以示源。四、亦声系统当是同源系统的一个分支。五、“亦声”在考释古文字中有着传统六书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分析汉字构形造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亦声字研究概说
    1.2 亦声字分析
        1.2.1 亦声字的界定
        1.2.2 亦声字的构形特点及其分类
        1.2.3 亦声字的起源及其性质
        1.2.4 亦声字的归部依据——以形为经,以义为纬
    1.3 亦声字研究引发的思考
        1.3.1 亦声字声符示源问题
        1.3.2 亦声字归部与“据声系联”
2 亦声字构形理据及其归部分析
    2.1 亦声字声符示源的构形理据
        2.1.1 亦声字构形的外在理据
        2.1.2 亦声字构形的内在理据
        2.1.3 亦声字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2.2 亦声字归部分析
        2.2.1 据形系联与亦声归部法
        2.2.2 亦声归部法分析
3 亦声字声符示源考察
    3.1 亦声字声符示源分析
        3.1.1 声符示源概说
        3.1.2 亦声字声符示源类型
        3.1.3 亦声字声符示源研究的作用与意义
    3.2 亦声字与许慎的同源意识
        3.2.1 亦声法与同源字
        3.2.2 亦声归部法与同源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说文》亦声字总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释“句”[J]. 刘恒友,陈顺芝.  汉字文化. 2011(01)
[2]《说文》“句”声字探微[J]. 刘恒友.  长治学院学报. 2010(03)
[3]亦声字的性质与价值[J]. 李蓬勃.  语文建设. 1998(07)
[4]同源字、同源词说辨[J]. 王蕴智.  古汉语研究. 1993(02)
[5]汉字的优化与简化[J]. 王宁.  中国社会科学. 1991(01)
[6]从同根字看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J]. 周光庆.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5)
[7]有关汉语同源词的几个问题[J]. 经本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3)
[8]浅论传统字源学[J]. 陆宗达,王宁.  中国语文. 1984 (05)



本文编号:3158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158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1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