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8 18:28
话语标记一向是学术界所关心的话题之一。其中,汉语话语标记“行了”与韩国语话语标记“(?)”在两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常用。而对话语标记“行了”与话语标记“(?)”的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揭示出两种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异同。本文选取汉语话语标记“行了”与韩国语话语标记“(?)”,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从共时平面对汉语话语标记“行了”和韩国语话语标记“(?)”的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揭示“行了”与“(?)”作为话语标记时的共性和差异。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涉及到的内容依次为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是在前人对汉语话语标记“行了”与韩国语话语标记“(?)”的虚化过程的研究基础之上,对二者的各种人际功能的产生过程予以阐述。第三章分别考察了话语标记“行了”与“(?)”的人际元功能,并对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人际元功能进行对比。第四章是针对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语篇元功能进行对比,主要是从二者的主位结构以及信息结构入手进行考察,从而找出两者在语篇元功能上的异同点。第五章是结论,总结全文的观...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 “行了”与“(?)”的虚化和话语标记的产生
2.1 “行了”的共时分布与功能
2.1.1 从“行了_1”到“行了_2”
2.1.2 从“行了_2”到“行了_3”
2.1.3 “行了_3”的话语标记功能的产生
2.2 “(?)”的共时分布与功能
2.2.1 从“(?)_1”到“(?)_2”
2.2.2 “(?)_2”的话语标记功能的产生
2.3 小结
第三章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人际功能对比
3.1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否定功能对比
3.1.1 汉语话语标记“行了”的否定功能
3.1.2 韩国语话语标记“(?)”的否定功能
3.1.3 话语标记“行了”与“(?)”的否定功能异同点
3.2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拒绝功能对比
3.2.1 汉语话语标记“行了”的拒绝功能
3.2.2 韩国语话语标记“(?)”的拒绝功能
3.2.3 话语标记“行了”与“(?)”的拒绝功能异同点
3.3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认同功能对比
3.3.1 汉语话语标记“行了”的认同功能
3.3.2 韩国语话语标记“(?)”的认同功能
3.3.3 话语标记“行了”与“(?)”的认同功能异同点
3.4 其他功能
3.4.1 话语标记“行了”的反语功能
3.4.2 话语标记“行了”的次要言语功能
3.4.3 话语标记“(?)”的次要言语功能
3.4.4 话语标记“行了”与“(?)”的其他功能异同点
3.5 小结
第四章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语篇功能对比
4.1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主位结构对比
4.1.1 汉语话语标记“行了”的主位结构
4.1.2 韩国语话语标记“(?)”的主位结构
4.1.3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主位结构异同点
4.2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信息结构对比
4.2.1 汉语话语标记“行了”相关的信息结构
4.2.2 韩国语话语标记“(?)”相关的信息结构
4.2.3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相关的信息结构异同点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好了”的功能及与“行了”的对比[J]. 王素改,GUAN Zen-jian.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11)
[2]影响话语标记功能及其主观性构建的因素研究——以“X了”类话语标记为例[J]. 李慧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6(05)
[3]“行了”的语用否定功能[J]. 朱军. 汉语学习. 2016(03)
[4]话语标记“X了”的让步功能及语篇特征[J]. 陈彦坤,孙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2)
[5]话语标记“X了”的逆向应对功能探讨[J]. 孙莉,陈彦坤.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05)
[6]话语标记语英译研究——以《茶馆》英译为个案[J]. 刘彬,李晶.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7]“好了”和“行了”交互主观性对比研究[J]. 李慧敏. 汉语学习. 2012(02)
[8]“算了、得了、行了、好了、罢了”三个平面浅析[J]. 王巍.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9]谈朝鲜语疑问代词“■■”和“■”的话语标记功能[J]. 金香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10]反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J]. 邵新光. 山东外语教学. 2007(02)
博士论文
[1]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 于海飞.山东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X了”类话语标记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储超前.安徽师范大学 2017
[2]现代汉语“X了”的语用功能研究[D]. 杨艳.南京师范大学 2016
[3]汉语话语标记“好了”研究[D]. 周艳妮.山东大学 2015
[4]汉语反语研究[D]. 王雅丹.南昌大学 2015
[5]“行了”的多角度研究[D]. 张璐璐.湘潭大学 2013
[6]现代汉语口语中“得了”“好了”“算了”“行了”的话语功能对比研究[D]. 刘丽涛.河北师范大学 2013
[7]现代汉语“X了”组合研究[D]. 解亚娜.上海师范大学 2013
[8]现代汉语话语标记“X了”的研究[D]. 孙晨阳.南京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72102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 “行了”与“(?)”的虚化和话语标记的产生
2.1 “行了”的共时分布与功能
2.1.1 从“行了_1”到“行了_2”
2.1.2 从“行了_2”到“行了_3”
2.1.3 “行了_3”的话语标记功能的产生
2.2 “(?)”的共时分布与功能
2.2.1 从“(?)_1”到“(?)_2”
2.2.2 “(?)_2”的话语标记功能的产生
2.3 小结
第三章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人际功能对比
3.1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否定功能对比
3.1.1 汉语话语标记“行了”的否定功能
3.1.2 韩国语话语标记“(?)”的否定功能
3.1.3 话语标记“行了”与“(?)”的否定功能异同点
3.2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拒绝功能对比
3.2.1 汉语话语标记“行了”的拒绝功能
3.2.2 韩国语话语标记“(?)”的拒绝功能
3.2.3 话语标记“行了”与“(?)”的拒绝功能异同点
3.3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认同功能对比
3.3.1 汉语话语标记“行了”的认同功能
3.3.2 韩国语话语标记“(?)”的认同功能
3.3.3 话语标记“行了”与“(?)”的认同功能异同点
3.4 其他功能
3.4.1 话语标记“行了”的反语功能
3.4.2 话语标记“行了”的次要言语功能
3.4.3 话语标记“(?)”的次要言语功能
3.4.4 话语标记“行了”与“(?)”的其他功能异同点
3.5 小结
第四章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语篇功能对比
4.1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主位结构对比
4.1.1 汉语话语标记“行了”的主位结构
4.1.2 韩国语话语标记“(?)”的主位结构
4.1.3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主位结构异同点
4.2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的信息结构对比
4.2.1 汉语话语标记“行了”相关的信息结构
4.2.2 韩国语话语标记“(?)”相关的信息结构
4.2.3 汉韩话语标记“行了”与“(?)”相关的信息结构异同点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好了”的功能及与“行了”的对比[J]. 王素改,GUAN Zen-jian.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11)
[2]影响话语标记功能及其主观性构建的因素研究——以“X了”类话语标记为例[J]. 李慧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6(05)
[3]“行了”的语用否定功能[J]. 朱军. 汉语学习. 2016(03)
[4]话语标记“X了”的让步功能及语篇特征[J]. 陈彦坤,孙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2)
[5]话语标记“X了”的逆向应对功能探讨[J]. 孙莉,陈彦坤.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05)
[6]话语标记语英译研究——以《茶馆》英译为个案[J]. 刘彬,李晶.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7]“好了”和“行了”交互主观性对比研究[J]. 李慧敏. 汉语学习. 2012(02)
[8]“算了、得了、行了、好了、罢了”三个平面浅析[J]. 王巍.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9]谈朝鲜语疑问代词“■■”和“■”的话语标记功能[J]. 金香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10]反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J]. 邵新光. 山东外语教学. 2007(02)
博士论文
[1]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 于海飞.山东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X了”类话语标记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储超前.安徽师范大学 2017
[2]现代汉语“X了”的语用功能研究[D]. 杨艳.南京师范大学 2016
[3]汉语话语标记“好了”研究[D]. 周艳妮.山东大学 2015
[4]汉语反语研究[D]. 王雅丹.南昌大学 2015
[5]“行了”的多角度研究[D]. 张璐璐.湘潭大学 2013
[6]现代汉语口语中“得了”“好了”“算了”“行了”的话语功能对比研究[D]. 刘丽涛.河北师范大学 2013
[7]现代汉语“X了”组合研究[D]. 解亚娜.上海师范大学 2013
[8]现代汉语话语标记“X了”的研究[D]. 孙晨阳.南京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72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27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