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六书故》释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06:08

  本文关键词:《六书故》释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六书故》是文字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字书,由宋元之际的文字学家戴侗所撰,大约成书于元大德年间。此书在分类编排上打破了《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据形系联”的原则,真正做到按义类来编排汉字,具有开创之功。《六书故》自问世以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就《六书故》的释义而言,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其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因此,本论文以《六书故》的释义为研究对象,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辨析书中的释义术语和释义方式,全文包括绪论、主体以及结语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戴侗和《六书故》;其次对《六书故》研究现状进行概述,进而阐释选题之缘由;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主体部分,本论文的主体有三章:第一章对《六书故》中的释义术语进行分析。术语依据其功能分为说明形象—义关系的术语、说明读音—义关系的术语、说明意义—义关系的术语三大类,同时在每一大类下又根据其功能的相似性对每一释义术语进行归纳,分出若干小类,并对其中的每一个释义术语加以严格的界定。本文主要从形式和功能两方面对术语进行研究,对每一术语形式所使用的次数进行穷尽式统计,同时举数例加以分析说明,最后归纳总结《六书故》释义术语的特点。第二章研究《六书故》中主要运用的释义方式。《六书故》在阐释字义、词义时采用多种方式,本文就其主要运用的十一种释义方式进行分析,如:同义相训、由反知正、标明属别、换名、描写形象、譬况说明、设立义界、本字复出、例证释义、阙如释义、释义方式综合运用。本文根据每种释义方式说解形式的特点将这十一种释义方式分别归入直解式、说解式和综合式三类。对于每一种释义方式都会加以阐释,并举例子来分析说明其用法和功能。通过对《六书故》释义方式的深入分析研究,试图展现其全貌,以窥宋元时期释义方式的使用情况。第三章讨论《六书故》释义的优点与不足。《六书故》中使用的释义术语和释义方式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形式上较前代更加规范,但也存在交叉、随意等方面的不足,本文对其优点和不足作出客观的评价,以期为后代学者编纂词典提供借鉴。结语部分,这一部分对本论文进行总结,同时,对《六书故》所在宋元时期的训诂学的发展特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六书故》 释义术语 释义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4
  • 一、戴侗和《六书故》10-11
  • 二、《六书故》的研究现状11-13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六书故》的释义术语14-37
  • 第一节 说明形象—义关系的术语14-19
  • 一、据形知义类术语14-16
  • 二、描写性状类术语16-19
  • 第二节 说明读音—义关系的术语19-28
  • 一、声同义通类术语20-21
  • 二、声近义通类术语21-22
  • 三、声通义通类术语22-24
  • 四、声转义通类术语24-25
  • 五、标明假借义术语25-28
  • 第三节 说明意义—义关系的术语28-37
  • 一、直陈词义术语28-31
  • 二、标明事物种属术语31-34
  • 三、标明引申义术语34-37
  • 第二章 《六书故》的释义方式37-56
  • 第一节 直解式38-45
  • 一、同义相训38-41
  • 二、由反知正41-42
  • 三、标明属别42-44
  • 四、换名44-45
  • 第二节 说解式45-51
  • 一、描写形象45-47
  • 二、譬况说明47-48
  • 三、设立义界48-51
  • 第三节 综合式51-56
  • 一、本字复出51-53
  • 二、例证释义53-54
  • 三、阙如释义54-55
  • 四、释义方式综合运用55-56
  • 第三章 《六书故》释义的优点和不足56-61
  • 第一节 《六书故》释义的优点56-58
  • 一、释义详尽,具体全面56-57
  • 二、校正前人释义之误57
  • 三、独创释义术语57-58
  • 四、灵活运用释义方式58
  • 五、引经据典,传递古代文化信息58
  • 第二节 《六书故》释义的不足58-61
  • 一、部分释义有偏颇58-59
  • 二、部分释义出现重复59
  • 三、术语使用随意59-60
  • 四、部分释义过于单薄60-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5
  • 后记65
  • 个人简历65-66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国铭;文言文释词方法[J];曲靖师专学报;1984年02期

2 姚振函;;释词(三首)[J];星星诗刊(上半月刊);2008年03期

3 朱明渊;;也谈释词[J];语文学习;1980年06期

4 刘晓然;“谓之”句中被释词的位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0期

5 曾昭聪;;明代歌曲释词三例[J];中国语文;2003年06期

6 刘建明;;《经传释词》研究综述[J];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汪yN;;同经异译比较释词举隅[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于广元;;《经传释词》语料断限辨正[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张博;;并用释词的释义角色及其与被释词的语义对应关系——兼议《现汉》与并用释词相关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4期

10 毕燕娟;;《经传释词》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在贻;;唐代白话诗释词[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2 杨蕾;;论训释词义的方法之形训[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艳英;《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同义词释义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利群;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被释词词汇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宇;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被释词词汇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蒋婷婷;《六书故》释义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宋彩霞;《经传释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熊燕;同义释词中核心词的提取[D];厦门大学;2007年

7 陈欣;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被释词词汇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桂华;《经传释词》虚词分类的现代观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赵静;《经传释词》虚词分类观念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张风岭;《说文解字》释义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六书故》释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36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