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华语》的本土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0 20:24
本文旨在对《美洲华语》的本土化进行研究。《美洲华语》是美国中小学本土化教材的典型之一,国内外目前就华文教材的本土化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对《美洲华语》系列教材的专门研究、分析和评述也是国内对外汉语研究的学术空白之一。对《美洲华语》本土化的研究,有助于华文教材编写原则及理论的发展,对于华文教育的推广有重要意义。《美洲华语》以从美国中小学华文学习的5C标准出发,结合美国中小学生尤其是在美生活、学习的华裔学生在学习华文中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文章的编写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教学体制、教学方法、语言环境等方面的本土化;在字、词、句的学习上都融入了美国学生对华文学习的需求,教材注重对学生交际对话、体认文化、学科扩展、对母语和第二语言、文化比较以及融入社区能力的培养,是华文教材本土化的优秀典型。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1.4 本土化
2 《美洲华语》
2.1 《美洲华语》简介
2.2 《美洲华语》编写背景
3 《美洲华语》的本土化概述
3.1 《美洲华语》教学内容本土化
3.2 《美洲华语》教材体制本土化
3.3 《美洲华语》教学方法本土化
3.4 《美洲华语》编写人员本土化
3.5 《美洲华语》的特点
4 《美洲华语》教学内容本土化的具体体现
4.1 文化教学内容——实现中美文化的比较与融合
4.2 语言系统教学
4.3 强化学习策略
4.4 贯连其他学科内容,培养严谨思维能力
5 结语
5.1 文化内容编排对比不够明显
5.2 语言准确性存在一定差距
5.3 教材多媒体配套不完善
引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字的构型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J]. 曹婧一.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2]汉语学习策略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李强,姚怡如,刘乃仲.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1(01)
[3]浅谈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 毕彦华.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6)
[4]英汉语调特点对比论析[J]. 刘倩. 安顺学院学报. 2010(02)
[5]汉语语法点学习发展难度[J]. 周小兵,刘瑜.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0(01)
[6]语言词汇教学中交际策略的运用[J]. 曾玉萍. 教育评论. 2010(01)
[7]新形势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J]. 李晓琪,章欣. 汉语学习. 2010(01)
[8]词语结构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影响[J]. 宁佳.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1)
[9]对外汉语的轻声教学探讨[J]. 张燕来.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06)
[10]在教研互动中建构海外华文文学学科——从《海外华文文学教程》谈起[J]. 王艳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硕士论文
[1]词汇呈现方式对儿童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D]. 侯伟.山东大学 2008
[2]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对汉语学习策略的影响[D]. 张志杰.天津师范大学 2008
[3]美国AP中文教学模式探析[D]. 张媛媛.北京语言大学 2006
[4]华文教材课文研究[D]. 陈小红.暨南大学 2003
[5]海外华文教材练习设计与编排分析研究[D]. 肖菲.暨南大学 2003
[6]海外华语教材词汇分析研究[D]. 蔡丽.暨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67373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1.4 本土化
2 《美洲华语》
2.1 《美洲华语》简介
2.2 《美洲华语》编写背景
3 《美洲华语》的本土化概述
3.1 《美洲华语》教学内容本土化
3.2 《美洲华语》教材体制本土化
3.3 《美洲华语》教学方法本土化
3.4 《美洲华语》编写人员本土化
3.5 《美洲华语》的特点
4 《美洲华语》教学内容本土化的具体体现
4.1 文化教学内容——实现中美文化的比较与融合
4.2 语言系统教学
4.3 强化学习策略
4.4 贯连其他学科内容,培养严谨思维能力
5 结语
5.1 文化内容编排对比不够明显
5.2 语言准确性存在一定差距
5.3 教材多媒体配套不完善
引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字的构型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J]. 曹婧一.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2]汉语学习策略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李强,姚怡如,刘乃仲.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1(01)
[3]浅谈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 毕彦华.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6)
[4]英汉语调特点对比论析[J]. 刘倩. 安顺学院学报. 2010(02)
[5]汉语语法点学习发展难度[J]. 周小兵,刘瑜.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0(01)
[6]语言词汇教学中交际策略的运用[J]. 曾玉萍. 教育评论. 2010(01)
[7]新形势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J]. 李晓琪,章欣. 汉语学习. 2010(01)
[8]词语结构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影响[J]. 宁佳.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1)
[9]对外汉语的轻声教学探讨[J]. 张燕来.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06)
[10]在教研互动中建构海外华文文学学科——从《海外华文文学教程》谈起[J]. 王艳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硕士论文
[1]词汇呈现方式对儿童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D]. 侯伟.山东大学 2008
[2]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对汉语学习策略的影响[D]. 张志杰.天津师范大学 2008
[3]美国AP中文教学模式探析[D]. 张媛媛.北京语言大学 2006
[4]华文教材课文研究[D]. 陈小红.暨南大学 2003
[5]海外华文教材练习设计与编排分析研究[D]. 肖菲.暨南大学 2003
[6]海外华语教材词汇分析研究[D]. 蔡丽.暨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67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6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