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透”与“X+坏”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22:59
述补结构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句法结构,许多外语里都没有这样的结构,譬如英语,分析英语句子结构时,只有宾补、主补,而没有述补;述补结构还是一种复杂的结构,结构上有很强的缩略性质,如“我吃饱了”=“我吃”+“我饱了”。因此,述补结构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微观上选取用法很接近的“透”、“坏”两个词,描述这两个词作补语时的句法语义及历时发展情况并作比较研究。全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图及研究方法、符号说明和语料来源等。第一章从语义方面讨论:1.“X+透”与“X+坏”中“透”与“坏”的语义分类。将“X+透”述补结构中“透”按语义分为“透,、”、、“透2”、“透3”,“X+坏”述补结构中“坏”按语义分为“坏1、”、“坏2”、“坏3”,比较得出补语“透”与“坏”的异同。2.“X+透”与“X+坏”中“X”的语义特征。分析得出“X+透”述补结构中“X”的语义特征和“X+坏”述补结构中“X”的语义特征,比较得出“X+透”与“X+坏”述补结构中谓词“X”的异同。3.“X+透”与“X+坏”中“透”与“坏”的语义指向。分析补语“透”与“坏”的语义指向,进...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意图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六、符号说明
第一章 “X+透”与“X+坏”的语义特点
第一节 “X十透”与“X+坏”中的“透”与“坏”
一、“X+透”中的补语成分“透”
二、“X+坏”中的补语成分“坏”
三、“透”与“坏”的比较
第二节 “X+透”与“X+坏”中的“X”
一、“X+透”中“X”的语义特征
二、“X+坏”中“X”的语义特征
三、“x+透”与“X+坏”中“x”的比较
第三节 “x+透”与“X+坏”中“透”与“坏”的语义指向
一、“透”的语义指向分析
二、“坏”的语义指向分析
三、“透”、“坏”的语义指向比较
第二章 “X+透”与“X+坏”的句法特点
第一节 “X+透”的句法特点
一、“X+透”的组合特点
二、“X+透”的分类
三、“X+透”的体词化
四、“X+透”的句法功能
五、“X+透”的状语
第二节 “X+坏”的句法特点
一、“X+坏”的组合特点
二、“X+坏”的分类
三、“X+坏”的体词化
四、“X+坏”的句法功能
五、“X+坏”的状语
第三节 “X+透”与“X+坏”的句法比较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第三章 “X+透”与“X+坏”的虚化历程
第一节 “X+透”的虚化历程
一、“透”的单独使用时期
二、“X+透”连动式的出现
三、“X+透”述结式的产生
四、“X+透”述程式的产生
五、“X+透”的词汇化现象
第二节 “X+坏”的虚化历程
一、“坏”的单独使用时期
二、“X+坏”连动式的出现
三、“X+坏”述结式的产生
四、“X+坏”述程式的产生
五、“X+坏”的词汇化现象
第三节 “x+透”与“X+坏”的虚化比较
一、“透”、“坏”的语法化比较
二、“X+透”、“X+坏”的虚化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探单音节动词“断”的自动词化[J]. 安晓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06)
[2]动结式在几个句式中的分布[J]. 宋文辉. 语文研究. 2004(03)
[3]词义的泛化[J]. 吴登堂.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4]关于若干语法理论问题的思考[J]. 马庆株,王红旗. 南开语言学刊. 2004(01)
[5]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初探[J]. 刘兰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6]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2003(03)
[7]再谈使成式(动结式)的产生时代[J]. 祝敏彻. 古汉语研究. 2003(02)
[8]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J]. 马清华. 语言研究. 2003(02)
[9]词汇语法化的动因[J]. 马清华. 汉语学习. 2003(02)
[10]作结果补语的"清楚"的词性及语义指向[J]. 岳利民.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博士论文
[1]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 李晓东.首都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V+好”研究[D]. 黄传亮.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现代汉语“X+透”结构研究[D]. 范雨静.上海师范大学 2009
[3]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极限性程度补语研究[D]. 马超.山东大学 2008
[4]程度补语“极”、“透”、“死”、“坏”个体研究[D]. 农朗诗.广西师范大学 2007
[5]现代汉语极限性程度补语的多维考察[D]. 方芳.四川大学 2006
[6]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 程丽丽.首都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70847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意图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六、符号说明
第一章 “X+透”与“X+坏”的语义特点
第一节 “X十透”与“X+坏”中的“透”与“坏”
一、“X+透”中的补语成分“透”
二、“X+坏”中的补语成分“坏”
三、“透”与“坏”的比较
第二节 “X+透”与“X+坏”中的“X”
一、“X+透”中“X”的语义特征
二、“X+坏”中“X”的语义特征
三、“x+透”与“X+坏”中“x”的比较
第三节 “x+透”与“X+坏”中“透”与“坏”的语义指向
一、“透”的语义指向分析
二、“坏”的语义指向分析
三、“透”、“坏”的语义指向比较
第二章 “X+透”与“X+坏”的句法特点
第一节 “X+透”的句法特点
一、“X+透”的组合特点
二、“X+透”的分类
三、“X+透”的体词化
四、“X+透”的句法功能
五、“X+透”的状语
第二节 “X+坏”的句法特点
一、“X+坏”的组合特点
二、“X+坏”的分类
三、“X+坏”的体词化
四、“X+坏”的句法功能
五、“X+坏”的状语
第三节 “X+透”与“X+坏”的句法比较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第三章 “X+透”与“X+坏”的虚化历程
第一节 “X+透”的虚化历程
一、“透”的单独使用时期
二、“X+透”连动式的出现
三、“X+透”述结式的产生
四、“X+透”述程式的产生
五、“X+透”的词汇化现象
第二节 “X+坏”的虚化历程
一、“坏”的单独使用时期
二、“X+坏”连动式的出现
三、“X+坏”述结式的产生
四、“X+坏”述程式的产生
五、“X+坏”的词汇化现象
第三节 “x+透”与“X+坏”的虚化比较
一、“透”、“坏”的语法化比较
二、“X+透”、“X+坏”的虚化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探单音节动词“断”的自动词化[J]. 安晓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06)
[2]动结式在几个句式中的分布[J]. 宋文辉. 语文研究. 2004(03)
[3]词义的泛化[J]. 吴登堂.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4]关于若干语法理论问题的思考[J]. 马庆株,王红旗. 南开语言学刊. 2004(01)
[5]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初探[J]. 刘兰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6]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2003(03)
[7]再谈使成式(动结式)的产生时代[J]. 祝敏彻. 古汉语研究. 2003(02)
[8]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J]. 马清华. 语言研究. 2003(02)
[9]词汇语法化的动因[J]. 马清华. 汉语学习. 2003(02)
[10]作结果补语的"清楚"的词性及语义指向[J]. 岳利民.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博士论文
[1]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 李晓东.首都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V+好”研究[D]. 黄传亮.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现代汉语“X+透”结构研究[D]. 范雨静.上海师范大学 2009
[3]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极限性程度补语研究[D]. 马超.山东大学 2008
[4]程度补语“极”、“透”、“死”、“坏”个体研究[D]. 农朗诗.广西师范大学 2007
[5]现代汉语极限性程度补语的多维考察[D]. 方芳.四川大学 2006
[6]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 程丽丽.首都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70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7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