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V你的N”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07:22
  “V你的N”结构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十分常见,但学界对其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以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为指导,借鉴了构式语法、认知语法等理论的合理内核,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V你的N”结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分析。全文除绪论外共有四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理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第一章考察了“V你的N”结构的句法、语义关系。“V你的N”结构的内部句法关系可分为动宾、偏正和兼具动宾、偏正三种,文章根据各结构成分之间在语义上是否搭配提出了四个命题,并以此为依据从逻辑上论证了三种句法关系的差异。“V你的N”结构根据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四个小类:“打你的头”类、“睡你的觉”类、“生你的气”类和“暗恋你的人”类。第二章考察了“V你的N”结构的句法功能和成句能力。“V你的N”结构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主语、宾语和定语。各类“V你的N”结构的成句能力有所不同。“睡你的觉”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动核结构,成句能力最强;“生你的气”类与“打你的头”类都是缺少一个动元的动核结构,通常需要补充一个动元再结合必要的完句成分才能成活为句子,成句能力弱于“睡你的觉”类;“暗恋你的人”类是一...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零 绪论
    0.1 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理由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
        0.2.1 研究现状及述评
        0.2.2 研究思路
        0.2.3 语料来源
第一章 "V你的N"结构的句法、语义关系
    1.1 "V你的N"结构的句法关系
        1.1.1 动宾关系
        1.1.2 偏正关系
        1.1.3 兼具动宾、偏正关系
    1.2 "V你的N"结构的句法来源
        1.2.1 来源于"V+(你+的+N)"
        1.2.2 来源于"你+(V+N)"
        1.2.3 来源于"(V+N)+你"
        1.2.4 来源于"(V+你)+的+N"
    1.3 "V你的N"结构的内部语义关系
        1.3.1 "打你的头"类
        1.3.2 "睡你的觉"类
        1.3.3 "生你的气"类
        1.3.4 "暗恋你的人"类
第二章 "V你的N"结构的句法功能和成句能力
    2.1 "V你的N"结构的句法功能
        2.1.1 充当谓语
        2.1.2 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2.1.3 充当状语和补语
        2.1.4 充当独立语
    2.2 "V你的N"结构的成句能力
        2.2.1 "打你的头"类的成句能力
        2.2.2 "睡你的觉"类的成句能力
        2.2.3 "生你的气"类的成句能力
        2.2.4 "暗恋你的人"类的成句能力
第三章 "V你的N"结构的构式情况考察(上)
    3.1 "V你的N"结构的构式特征
    3.2 "V你的N"构式的语义特征
    3.3 "V你的N"构式的语用特征
        3.3.1 说话人态度:肯定/否定
        3.3.2 说话人情感和说话人视角
        3.3.3 心理突显
第四章 "V你的N"结构的构式情况考察(下)
    4.1 "V你的N"构式的结构成分及其特征
        4.1.1 "VN"为离合词
        4.1.2 "VN"为惯用语
        4.1.3 "VN"为动宾短语
    4.2 "V你的N"构式的形成
        4.2.1 "V你的N"构式的形成时期
        4.2.2 "V你的N"构式的形成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量词重叠与构式的互动[J]. 李文浩.  世界汉语教学. 2010(03)
[2]“N1的N2”比喻结构中“的”的隐现[J]. 赵越.  汉语学习. 2009(04)
[3]领格宾语构式“VN的O”探析[J]. 李桂梅.  汉语学习. 2009(03)
[4]构式与意象图式[J]. 陆俭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5]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J]. 刘探宙.  中国语文. 2009(02)
[6]离合词离析形式AxB的构式特征[J]. 王海峰.  汉语学习. 2009(01)
[7]汉语语用标记语的信息调控功能考察[J]. 唐雪凝,付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04)
[8]语言变化的动因、特征和趋势[J]. 赵学德,王晴.  山东外语教学. 2008(03)
[9]语法化的探讨及对外语教学的应用[J]. 刘利红,徐佳丽.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5)
[10]论说话人意向及其推导[J]. 唐红芳.  外语学刊. 2008(03)

硕士论文
[1]“VP+NP1+的+NP2”结构歧义的研究[D]. 姚益龙.首都师范大学 2007
[2]“名1(+的)+名2”歧义结构研究[D]. 宣恒大.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5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65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b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