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心理词典的Stroop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07:50
  本研究通过Stroop颜色命名实验范式,研究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双语者心理词典的表征结构和心理词典的联接模式。研究包括2个分实验,实验均以被试颜色命名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两个指标作为测量变量,考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双语被试心理词典的表征结构,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双语被试的心理词典的个数,以及心理词典之间的连接模式。研究结论:(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被试在进行颜色命名实验过程中呈现了强烈的Stroop效应,其中视觉通道的干扰大于听觉通道的干扰;(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被试在进行颜色命名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典型的语义干扰效应,字形与语义的联接强于语音与语义的联接;(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被试的语言间和语言内效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者具有两个不同的心理词典;(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者第一语言心理词典和第二语言心理词典共享一个语义系统,并且两个心理词典之间的联接模式是词汇联接模式。 

【文章来源】: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中国心理学会会议论文集

【文章页数】:2 页


本文编号:3576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76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e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