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刻本《篇海》(卷十、十一)与明刻本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9 04:19
《四聲篇海》由金代韓孝彥、韓道昭父子編纂,在辭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篇海》較為常見的版本是明刻本,明刻本成為後世字書依據的版本。近年來編纂的《漢語大字典》和《中華字海》等大型字書也將《篇海》的明刻本作為援引對象,從中直接或間接取字。但是,《篇海》作為金代的一部字書,幾經傳刻,流傳至明代的版本已經與《篇海》的原貌有了很大差異,明刻本本身就多有舛),援引明刻本的《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等大型字書也會承襲其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字書的編纂水平與利用價值。金崇慶間刊本(以下簡稱崇慶本)是《篇海》的金刻本(僅存卷十至卷十二),元至元間重刊本(以下簡稱至元本)是金刻元修本,二者卷十、卷十一題名均為“泰和五音新改併類聚四聲篇”。本文以崇慶本與至元本(以下稱金元刻本)《篇海》為研究對象,以校勘學、音韻學、訓詁學等理論為指導,參考《篇海》所引傳世字書《玉篇》《龍龕》,以及《新修玉篇》《廣韻》《集韻》《五音集韻》等,對金元刻本(卷十、十一)與明刻本(成化本、正德本、萬曆本)進行對比研究。本文將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進行對比,發現在字頭、注音、釋義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字頭主要體現在收字數量、字形、所屬...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解題
1.2 《篇海》簡介
1.3 研究現狀
1.4 研究意義和價值
1.5 創新點
第二章 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字頭對比研究
2.1 收字對比研究
2.1.1 字頭增加
2.1.2 字頭減少
2.2 字形對比研究
2.2.1 筆畫差異
2.2.2 部件差異
2.3 所屬引書對比研究
2.3.1 相同位置引書符號有無的不同
2.3.2 相同位置引書符號不同
第三章 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注音對比研究
3.1 音項不同
3.2 注音方式不同
3.3 注音用字不同
3.3.1 反切用字不同
3.3.2 直音用字不同
第四章 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釋義對比研究
4.1 義項不同
4.1.1 義項有無的不同
4.1.2 義項多少的不同
4.2 釋義不同
4.2.1 義訓不同
4.2.2 訓異義同
第五章 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差異形成的原因
5.1 傳刻方面的原因
5.1.1 )文
5.1.2 脫文
5.1.3 衍文
5.1.4 倒文
5.2 修訂方面的原因
5.2.1 引書不同
5.2.2 誤增
5.2.3 誤植
5.2.4 誤改
第六章 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對比研究價值
6.1 有助於《篇海》的整理與研究
6.1.1 金元刻本
6.1.2 明刻本
6.1.3 金元刻本與明刻本的關係
6.2 有助於大型字書的編纂與修訂
6.3 有助於疑難字考釋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并四声篇海》版本考略[J]. 郭敬燕. 德州学院学报. 2013(05)
[2]《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镜》字义方面存在的问题[J]. 杨霞. 汉字文化. 2009(05)
[3]《新修玉篇》《四声篇海》引书考[J]. 梁春胜.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8(04)
[4]从《类玉篇海》到《四声篇海》——我国字典编纂史上的一个转折点[J]. 梁春胜.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02)
硕士论文
[1]泰和本《篇海》(五、六卷)與明刻諸本對比研究[D]. 李哲.河北大学 2017
[2]泰和本《篇海》(卷二至卷三)与明刻本对比研究[D]. 王亚彬.河北大学 2017
[3]《四聲篇海》異體字研究[D]. 谢微微.湖南师范大学 2015
[4]《四声篇海》所引《搜真玉鏡》研究[D]. 徐凯敏.温州大学 2012
[5]《直音篇》与《四声篇海》字头对比研究[D]. 白薇.河北大学 2009
[6]《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释义对比研究[D]. 杨清臣.河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4808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解題
1.2 《篇海》簡介
1.3 研究現狀
1.4 研究意義和價值
1.5 創新點
第二章 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字頭對比研究
2.1 收字對比研究
2.1.1 字頭增加
2.1.2 字頭減少
2.2 字形對比研究
2.2.1 筆畫差異
2.2.2 部件差異
2.3 所屬引書對比研究
2.3.1 相同位置引書符號有無的不同
2.3.2 相同位置引書符號不同
第三章 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注音對比研究
3.1 音項不同
3.2 注音方式不同
3.3 注音用字不同
3.3.1 反切用字不同
3.3.2 直音用字不同
第四章 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釋義對比研究
4.1 義項不同
4.1.1 義項有無的不同
4.1.2 義項多少的不同
4.2 釋義不同
4.2.1 義訓不同
4.2.2 訓異義同
第五章 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差異形成的原因
5.1 傳刻方面的原因
5.1.1 )文
5.1.2 脫文
5.1.3 衍文
5.1.4 倒文
5.2 修訂方面的原因
5.2.1 引書不同
5.2.2 誤增
5.2.3 誤植
5.2.4 誤改
第六章 金元刻本《篇海》與明刻本對比研究價值
6.1 有助於《篇海》的整理與研究
6.1.1 金元刻本
6.1.2 明刻本
6.1.3 金元刻本與明刻本的關係
6.2 有助於大型字書的編纂與修訂
6.3 有助於疑難字考釋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并四声篇海》版本考略[J]. 郭敬燕. 德州学院学报. 2013(05)
[2]《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镜》字义方面存在的问题[J]. 杨霞. 汉字文化. 2009(05)
[3]《新修玉篇》《四声篇海》引书考[J]. 梁春胜.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8(04)
[4]从《类玉篇海》到《四声篇海》——我国字典编纂史上的一个转折点[J]. 梁春胜.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02)
硕士论文
[1]泰和本《篇海》(五、六卷)與明刻諸本對比研究[D]. 李哲.河北大学 2017
[2]泰和本《篇海》(卷二至卷三)与明刻本对比研究[D]. 王亚彬.河北大学 2017
[3]《四聲篇海》異體字研究[D]. 谢微微.湖南师范大学 2015
[4]《四声篇海》所引《搜真玉鏡》研究[D]. 徐凯敏.温州大学 2012
[5]《直音篇》与《四声篇海》字头对比研究[D]. 白薇.河北大学 2009
[6]《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释义对比研究[D]. 杨清臣.河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4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1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