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反义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9 01:04
反义词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反义词对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古汉语专书反义词研究是汉语反义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反义词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进行古汉语专书反义词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汉语反义词研究提供重要的语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汉语反义词研究的理论建设做出贡献。《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年,是一部阐述军事理论和战争规律的著作,其反义词的运用十分频繁,全书仅七千余字,却用了131对反义词,因此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试图在义位归纳统计的基础上,穷尽的归纳出《孙子兵法》的反义词,对它们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并提出一些意见,由此窥探古汉语反义词的一些特点,以及在现代汉语的一些发展演变,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为古汉语反义词提供一些材料。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孙子兵法》的语料价值,古汉语反义词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并确定本文反义词的判定原则和标准,即在同一性原则下,按照理性意义和语境意义进行判断,共得出131对反义词。 第二章对《孙子兵法》的反义词进行分类,并对其存在方式进行描写。从词性和表达意义方面看,《孙子》中的反义词主...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孙子兵法》简介及选题意义
1.1.1 《孙子兵法》简介和语料价值
1.1.2 《孙子兵法》反义词研究的意义
1.2 古汉语反义词的研究现状
1.3 反义词的界定和判定标准
1.3.1 反义词的界定
1.3.2 本文反义词的判定标准和原则
第二章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分类及存在方式
2.1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分类
2.1.1 根据词性的分类
2.1.2 根据逻辑关系分类
2.1.3 根据内容分类
2.2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存在方式
2.2.1 反义对文
2.2.2 反义连文
2.2.3 连文和对文兼用
2.2.4 标签反义词
2.2.5 语境反义词
第三章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意义对应关系和对构关系
3.1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意义对应关系
3.1.1 双边单项对立
3.1.2 双边多项对立
3.1.3 多边单项对立
3.1.4 多边各项对立
3.1.5 多种情况的综合
3.2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对构关系
3.2.1 线型
3.2.2 辐型
3.2.3 环型
3.2.4 网型
3.2.5 树型
第四章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
4.1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特点
4.1.1 《孙子兵法》反义词本身的特点
4.1.2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特点
4.2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作用
4.2.1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在语用修辞方面的作用
4.2.2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在构词方面的作用
4.2.2.1 偏义复词
4.2.2.2 产生新义
第五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汉语反义词的修辞效果[J]. 李晶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12)
[2]《孙子兵法》反义词的显示格式[J]. 余小调.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3]反义词判断标准研究述评[J]. 李占平. 求索. 2003(06)
[4]浅议区别字本义与词本义[J]. 刘金荣,崔芸. 安康师专学报. 2002(01)
[5]汉语反义词研究述略[J]. 夏广兴 ,徐时仪.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04)
[6]甲骨文反义词研究[J]. 陈伟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3)
[7]先秦单音反义词简论[J]. 饶尚宽.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8]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J]. 徐朝华. 天津师院学报. 1982(04)
硕士论文
[1]《孟子》反义词研究[D]. 王凯军.新疆师范大学 2009
[2]《说苑》反义词研究[D]. 刘志恒.湘潭大学 2008
[3]《抱朴子》反义词研究[D]. 李娜.山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14500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孙子兵法》简介及选题意义
1.1.1 《孙子兵法》简介和语料价值
1.1.2 《孙子兵法》反义词研究的意义
1.2 古汉语反义词的研究现状
1.3 反义词的界定和判定标准
1.3.1 反义词的界定
1.3.2 本文反义词的判定标准和原则
第二章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分类及存在方式
2.1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分类
2.1.1 根据词性的分类
2.1.2 根据逻辑关系分类
2.1.3 根据内容分类
2.2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存在方式
2.2.1 反义对文
2.2.2 反义连文
2.2.3 连文和对文兼用
2.2.4 标签反义词
2.2.5 语境反义词
第三章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意义对应关系和对构关系
3.1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意义对应关系
3.1.1 双边单项对立
3.1.2 双边多项对立
3.1.3 多边单项对立
3.1.4 多边各项对立
3.1.5 多种情况的综合
3.2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对构关系
3.2.1 线型
3.2.2 辐型
3.2.3 环型
3.2.4 网型
3.2.5 树型
第四章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
4.1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特点
4.1.1 《孙子兵法》反义词本身的特点
4.1.2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特点
4.2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的作用
4.2.1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在语用修辞方面的作用
4.2.2 《孙子兵法》中反义词在构词方面的作用
4.2.2.1 偏义复词
4.2.2.2 产生新义
第五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汉语反义词的修辞效果[J]. 李晶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12)
[2]《孙子兵法》反义词的显示格式[J]. 余小调.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3]反义词判断标准研究述评[J]. 李占平. 求索. 2003(06)
[4]浅议区别字本义与词本义[J]. 刘金荣,崔芸. 安康师专学报. 2002(01)
[5]汉语反义词研究述略[J]. 夏广兴 ,徐时仪.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04)
[6]甲骨文反义词研究[J]. 陈伟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3)
[7]先秦单音反义词简论[J]. 饶尚宽.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8]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J]. 徐朝华. 天津师院学报. 1982(04)
硕士论文
[1]《孟子》反义词研究[D]. 王凯军.新疆师范大学 2009
[2]《说苑》反义词研究[D]. 刘志恒.湘潭大学 2008
[3]《抱朴子》反义词研究[D]. 李娜.山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14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1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