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北京城中村农民工随迁子女语言生活及身份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6:14

  本文关键词:北京城中村农民工随迁子女语言生活及身份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我国长期施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催生了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随着农民工群体外出务工形式由单身外出向举家外出转变,农民工子女群体应运而生。跟随父母进入城镇生活的农民工子女经历的不仅仅是生存物理空间的变化,更是城乡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由于语言是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因此城乡语言差异是农民工子女在融城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以适应性发展为目的的语言再社会化发展成效直接决定着他们能不能顺利融入城镇环境中。现存针对农民工子女开展的研究多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从诸如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分析,鲜有对其内部差异进行关注和研究的,而群体内部差异造成的他们在融城过程中语言情况及其再社会化过程、身份认同和构建方面的差异研究更少之又少。本研究以北京市城中村农民工子女为调查对象,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其语言基本情况,总结出其中的特点、规律及主要差异,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他们在融城过程中的语言再社会化过程、身份认同及构建问题。研究认为,聚居在城中村的农民工子女形成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瞬时性和持续性特点的虚拟精神社区。该社区成员内部根据来京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内部差异造成了他们在语言能力(主要体现在家乡话能力上)、语言态度、语言使用(主要指家庭环境中的语言使用)、再社会化过程及身份构建等方面存在不同。研究表明,调查对象的再社会化过程是一个阶段性动态发展的过程,期间不同交际对象在不同阶段不同交际环境中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总的来说,父母家庭没有太大的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再社会化主要是在同伴群体的同化过程中实现的。城中村农民工子女在融城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和构建是一个在言语实践中通过语言选择完成的动态过程,而他们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和构建也体现了其在身份意识上的多样性、开放性和灵活性,这些特点将在其融城过程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城中村农民工子女在融城过程中的语言情况、再社会化、身份认同和构建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其语言发展历程、规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社会各界提供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途径,同时相关调查、分析结果能够为改善城镇中农民工子女生存状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中村农民工随迁子女 语言生活 再社会化 身份认同与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12.6;H00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2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2-18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18
  • 1.1.1 The Migrant Worker:A Special Group in Urbanization12-13
  • 1.1.2 The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13-18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8-26
  • 2.1 Domestic Studies on MWC18-26
  • 2.1.1 Education18-19
  • 2.1.2 Mental Health19
  • 2.1.3 Language19-20
  • 2.1.4 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Sociolinguistic Studies20-26
  • Chapter 3 Study Design26-42
  • 3.1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26
  • 3.2 Participants26-40
  • 3.2.1 Respondents27
  • 3.2.2 The Investigation Sites27-37
  • 3.2.3 Statistics of Participants37-40
  • 3.3 Methodology40-42
  • Chapter 4 Theoretical Basis42-46
  • 4.1 The Speech Community Theory42-43
  • 4.2 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 Theory43
  • 4.3 The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43-46
  • Chapter 5 Data Analysis of Language Situation and Identity of MWC in UrbanVillages46-70
  • 5.1 Language Proficiency46-51
  • 5.1.1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Mandarin and Native Dialects Skills46-47
  • 5.1.2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Mandarin and Native Dialect47-51
  • 5.2 Language Use51-56
  • 5.3 Language Acquisition56-61
  • 5.4 Language Attitude61-66
  • 5.4.1 Language Attitude towards Native Dialect61-64
  • 5.4.2 Language Attitude towards Mandarin64-65
  • 5.4.3 Summary65-66
  • 5.5 Identity66-70
  • Chapter 6 Analysis on Language Use inside Family and Influential Factors70-84
  • 6.1 Gender and Language Use inside Family71-73
  • 6.2 Age (Grade) and Language Use inside Family73-75
  • 6.3 Language Attitude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Attitudes) and Language Use inside Family75-78
  • 6.4 Duration of Residence and Language Use inside Family78-80
  • 6.5 Desire of Staying in Beijing and Language Use inside Family80-81
  • 6.6 Summary81-84
  • Chapter 7 The Speech Community of MWC in Urban Villages84-88
  • 7.1 Definition of the Speech Community of MWC in Urban Villages84-86
  • 7.2 Features of the Speech Community of M WC in Urban Villages86-88
  • 7.2.1 Openness86
  • 7.2.2 The Virtual Spiritual Community86-87
  • 7.2.3 Instantaneity and Continuity87-88
  • Chapter 8 The Resocialization Process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MWC inUrban Villages88-96
  • 8.1 Language Resocialization of MWC88-91
  • 8.2 Analysis on Related Factors of the Language Resocialization of MWC in Urban Villages91-93
  • 8.3 Identity and Construction of MWC in Urban Villages93-96
  • Chapter 9 Conclusion96-100
  • References100-102
  • Appendix A102-106
  • Appendix B106-116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16-120
  • 学位论文数据集1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桂花,尹怀庭,姚春丽;居民参与下的“城中村”改造刍议——以西安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5年03期

2 杨小彦;;城中村现象:疮疤与生产[J];书城;2005年04期

3 蓝宇蕴;蓝燕霞;;关于政府主导城中村改造的探析——以广州城中村改造为例[J];城市观察;2010年05期

4 雷兆阳;;城中村要走分类改造之路[J];城市观察;2010年S1期

5 许经勇;;城镇化的一道坎:“城中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赵晔;;城中村改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太湖;2010年01期

7 秦永乐;;城中村[J];江门文艺;2010年17期

8 罗赤;透视城中村[J];读书;2001年09期

9 王子新;“城中村”的改造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李玉军;“城中村”问题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悐[鰟

本文编号:372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2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0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