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述补结构“V+得/到/个+C”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4 18:51
  “V得C”、“V到C”、“V个C”是汉语中使用非常频繁的三组述补结构,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成果也是十分丰富的,然而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V得C”、“V到C”、“V个C”都可作为述补结构来使用,对于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却鲜有人提及。为此,本文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标记化、主观化、词汇化、语法化及语用学等研究方法,试图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V得C”、“V到C”、“V个C”三者之间的异同之处及表现进行全面的考察探讨。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将对“V得C”、“V到C”、“V个C”三组述补结构中“V”和“C”进行描写、分析,归纳其性质和特点,并对它们进行分类研究,最后再分析“V得C”、“V到C”、“V个C”各自的句法分布情况。第二章至第三章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分析“V得C”、“V到C”、“V个C”三组述补结构之间的差别。在现代汉语中,“V得C”述补结构发展最为成熟,使用为广泛,因此我们主要采用“V到C”、“V个C”分别同“V得C”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而突出各自的独具的特点。第四章对“V得C”、“V到C”、“V个C”三者之间做一个整体...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零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研究综述
        0.2.1 V得C的研究现状
        0.2.2 V到C的研究现状
        0.2.3 V个C的研究现状
        0.2.4 三者综合研究现状
    0.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0.4.1 语料来源
        0.4.2 符号说明
第一章 “V+得∕到∕个+C”的构件
    1.1 V的类别与特征
    1.2 C的构造和分类
    1.3 结构的句法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V个C”与“V得C”
    2.1 句法形式比较
        2.1.1 结构形式的不同
        2.1.2 添加成分的不同
    2.2 语义特征侧重
        2.2.1 已然与未然
        2.2.2 肯定与否定
        2.2.3 主观性与客观性
        2.2.4 有量与无量
        2.2.5 有界与无界
        2.2.6 状态与结果
    2.3 语用特征比较
        2.3.1 语体色彩
        2.3.2 使用频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到C”与“V得C”
    3.1 形式差异比较
        3.1.1 V+O+到+C
        3.1.2 V到C的否定形式
    3.2 语义特征凸显
        3.2.1 程度义
        3.2.2 动态化
        3.2.3 有量性
        3.2.4 形象性
    3.3 语用特征比较
        3.3.1 强化焦点
        3.3.2 使用频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得/到/个C”的个性差异
    4.1 形式和句法功能
        4.1.1 分布形式
        4.1.2 句法功能
    4.2 结构意义比较
        4.2.1 V得C
        4.2.2 V到C
        4.2.3 V个C
    4.3 语用价值比较
        4.3.1 结构紧凑韵律和谐
        4.3.2 丰富语言加强语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得、到、个”标记化及其二次词汇化
    5.1 标记化的发展
        5.1.1 “得”的标记化
        5.1.2 “到”的标记化
        5.1.3 “个”的标记化
    5.2 二次词汇化
        5.2.1 V得C的词汇化
        5.2.2 V 到 C 的词汇化
        5.2.3 V个C的构式化
    5.3 虚化动因
        5.3.1 隐喻机制
        5.3.2 重新分析
        5.3.3 类推作用
        5.3.4 成因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38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838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6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