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贵州古彝文与汉古文字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0:08

  本文关键词:贵州古彝文与汉古文字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历史的演变,各地彝文演变至今已产生了差异。因此,对各省区内的彝文文字的专项研究是后续对比研究不同省区的彝文、解开彝文发展演变历史、探究早期彝文面貌的关键。本文讨论的范围是贵州境内使用的彝文字形,主要建立在前期研究成果贵州《简明彝汉字典》、《彝文金石图录》以及大量的彝文学术论文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进行的。具体来说,本文试图站在普通文字学的高度,从比较文字学的视角出发对贵州古彝文和汉古文字这两种具有特殊文字学价值的文字的符号系统在文字的构形方式、文字的造字方式、文字的符号体态、文字类型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研究得出的具体结论如下:一、汉古文字具有成熟的部首系统,且无论从文字学角度还是从检字法角度来看,汉字部首具有很强大的系联功能;贵州古彝文极少存在汉字文字学意义上的部首,更多地是单纯从字典检字法角度出发,从字形层面,选取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或是区别性的符号作为这一批字的“部首”。从现代汉字构形理论来看,贵州古彝文的部件构成方式与汉字相似,而又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从造字方式来看,汉古文字和贵州古彝文中都存在象形造字法、指事造字法和会意造字法,贵州古彝文中并未出现类似汉字的形声字。贵州古彝文的造字方式中还有义借法、方位别义和字形微殊等特殊方法,显示出早期文字的特点。三、关于贵州古彝文有没有借汉字这个问题,需要结合贵州古彝文的发生和创制时间,以及两个民族历史上的交往联系等问题综合考虑。就目前学界的讨论成果及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我们以为贵州古彝文是存在借汉字的情况的。然而这并不否认贵州古彝文是独立发展的自源文字四、从文字的书写系统来看,古汉字和占彝文都有种类丰富的书写载体。古汉字和古彝文都经历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古汉字形体演变的变化较明显,古彝文则较弱。五、从文字的符号体态来看,古汉字的符号体态变化较大,古彝文较小。古汉字和贵州古彝文都属于方块字但也各有特点。两种文字的符号体态都呈现出逐渐规范化的趋势;二者文字的符号化程度都有增强的趋势。六、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来看,象形字和会意字都是汉古文字和贵州古彝文记意方式的突出代表,数量也多;汉古文字中有大量且典型的记意兼记音的文字并发展成为后来造字法主力的形声字;贵州古彝文中缺乏典型的记意兼记音的记录语言方式。七、从文字符号与语言的对应关系来看,汉古文字和贵州古彝文都能一定顺序地、较完整地记录各自的语言。两种文字字与词的关系都比较复杂。八、综上我们进一步认为,从文字符号记录语言的方式来说,贵州古彝文可能是正在从意音文字向记音文字过渡的阶段;从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来看,贵州古彝文可能处在由表词文字向音节文字发展的阶段。
【关键词】:贵州古彝文 汉古文字 构形方式 造字方法 符号体态 文字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217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23
  • 第一节 贵州古彝文概况12-16
  • 一、贵州彝族历史概况12
  • 二、彝语、彝文的分布概况和使用情况12-13
  • 三、古籍文献的基本情况13-16
  • 第二节 前人与今人研究概况和本文的研究价值16-20
  • 一、前贤时彦的研究概况16-18
  • 二、古彝文的研究价值18-19
  • 三、本文的研究价值19-20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目标20-23
  • 一、主要研究内容20
  • 二、研究方法20-21
  • 三、研究目标21-23
  • 第二章 两种文字构形方式的比较研究23-43
  • 第一节 汉古文字构形方式发展的两个阶段23-27
  • 一、汉字小篆之前的古文字阶段的构形分析24-25
  • 二、小篆阶段的构形分析25-26
  • 三、小结26-27
  • 第二节 贵州古彝文的构形方式27-39
  • 一、笔画系统27-31
  • 二、部首系统31-34
  • 三、结构34-38
  • 四、小结38-39
  • 第三节 二者异同的比较39-43
  • 第三章 两种文字造字方式的比较研究43-65
  • 第一节 汉古文字的造字方式43-44
  • 第二节 贵州古彝文的造字方式44-60
  • 一、彝文“六书”概说44-45
  • 二、贵州古彝文的造字方式45-60
  • 第三节 二者异同的比较60-62
  • 第四节 贵州古彝文借汉字情况研究62-65
  • 第四章 两种文字符号体态的比较65-88
  • 第一节 两种文字的书写系统的比较65-71
  • 一、汉字的书写系统65-67
  • 二、古彝文的书写系统67-68
  • 三、二者的比较68-71
  • 第二节 贵州古彝文和汉古文字的符号体态的比较71-83
  • 一、汉古文字的符号体态71-75
  • 二、贵州古彝文的符号体态75-81
  • 三、二者的比较81-83
  • 第三节 造字机制对符号体态的影响83-88
  • 一、造字机制的内涵83-84
  • 二、仿拟机制对符号体态的影响84
  • 三、参照机制对符号体态的影响84-88
  • 第五章 两种文字的文字类型的比较88-119
  • 第一节 文字记录语言方式的比较88-101
  • 一、意音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的基本类型89-90
  • 二、记意90-93
  • 三、记音93-96
  • 四、记意兼记音96-99
  • 五、小结99-101
  • 第二节 文字符号与语言的对应关系的比较101-113
  • 一、字的单位同词的单位的对应关系比较101-109
  • 二、字序同词序的对应关系的比较109-112
  • 三、小结112-113
  • 第三节 文字类型及性质的比较113-119
  • 一、文字类型各家说113-115
  • 二、汉古文字和贵州古彝文的文字类型115-117
  • 三、古彝文的发展方向117-119
  • 第六章 结语119-124
  • 参考文献124-130
  • 后记130-1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荣祥;;贵州省黔西县彝族毕摩文化现状及对策——兼谈彝族毕摩教及毕摩传承变迁问题[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刘云;;黔西北彝文部首系统的整理与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年09期

3 东潇;黄卫华;;黔西北彝文古籍及其文献价值[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4 王元鹿;;初始早期文字研究刍议[J];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01期

5 秦晓莉;;彝文文献产生发展与载体形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6 臧克和;;结构与意义[J];中国文字研究;2013年01期

7 吴勰;;贵州古彝文True Type字体开发与设计[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8 李圭甲;金殷嬉;;甲骨文合文与战国文字合文比较分析[J];中国文字研究;2012年01期

9 朱文旭;;彝文古籍及其研究价值[J];兰州学刊;2012年05期

10 王元鹿;;早期文字研究散论[J];淄博师专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士林;;彝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景[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2 朱文旭;马娟;;彝文中的借汉字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宁;;谈谈贵州彝文古籍的保护与利用[N];贵州民族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黎煜;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整合性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马锦卫;彝文起源及其发展考论[D];西南大学;2010年

6 陈永生;古汉字与古埃及圣书字表词方式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邓章应;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娇;朝向别义的古文字构件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牛晓莉;对外汉字教材中笔画内容的设计及其教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3 李晓兰;哥巴文字源考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尹艺璇;汉字偏旁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5 加洛木呷;彝语中的汉语借词分析[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6 王晓丽;现代汉字构形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盈盈;彝族《劝哭经》译注及用字情况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田沐禾;甲骨文合体象形字的文象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刘红妤;傈僳竹书与纳西哥巴文造字机制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白小丽;殷商甲骨文与两河流域原始楔形文字造字机制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贵州古彝文与汉古文字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85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