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水平留学生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情况调查
本文关键词:中级水平留学生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情况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上升,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我们的语言也悄然随之发生着改变。礼貌用语是我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必不可少部分,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在我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中,人们见面时打招呼的语言、称赞及其回应的方式等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因此,本文以礼貌用语作为切入点,选取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招呼语和称赞语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来了解语言本身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并针对现状提出教学建议。本文的主体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首先,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起、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创新点以及相关研究综述等。第一章,对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进行了界定,并整理、分类。第二章,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母语者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问候式”招呼语渐成主流,外来问候语使用频率高;“称谓式”招呼语发生变化;汉语招呼语丰富,受语境影响明显;面对称赞的态度发生转变。第三章,针对中级留学生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母语者的调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留学生多使用“你好”,中国学生多使用“哈喽/嗨”;留学生对汉语称谓掌握不到位;留学生“即景式”招呼语运用存在问题;留学生称赞语表达较书面化;中外学生称赞内容侧重点不同;留学生对称赞语的回应不够自如。第四章,从文化差异、社会语言变化和教材三个角度分析了中级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方面与母语者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从教师、教材和学生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前文的调查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进行简要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中级留学生 招呼语 称赞语 问卷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8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10-11
- 第二节 招呼语和称赞语研究现状11-16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16-18
- 第一章 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的定义及其分类18-23
- 第一节 汉语招呼语的定义及其分类18-20
- 一、招呼语的定义18
- 二、招呼语的分类18-20
- 第二节 汉语称赞语的定义及其分类20-23
- 一、称赞语的定义20
- 二、称赞语的分类20-23
- 第二章 母语者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情况调查23-38
- 第一节 调查设计23-24
- 第二节 调查实施与结果统计24-34
- 一、招呼语的发出24-27
- 二、招呼语的回应27-28
- 三、关于招呼语使用的态度28-29
- 四、称赞语的发出29-31
- 五、对称赞语回应的考察31-33
- 六、关于称赞语使用的态度33-34
- 第三节 本章小结34-38
- 一、问候式招呼语渐成主流,外来语使用频率高34-35
- 二、称谓式招呼语发生变化35
- 三、汉语招呼语丰富,受语境影响明显35-36
- 四、面对称赞的态度发生转变36
- 五、女性对来自异性的容貌称赞的接受度提升36-38
- 第三章 中级留学生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情况调查38-49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38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38-45
- 一、招呼语的发出38-40
- 二、招呼语的回应40
- 三、关于招呼语使用的态度40-41
- 四、称赞语的发出41-43
- 五、称赞语的回应43-44
- 六、关于称赞语使用的态度44-45
- 第三节 留学生与母语使用者调查结果对照分析45-49
- 一、留学生多使用“你好”,中国学生多使用“嗨”46
- 二、留学生对汉语称谓掌握不到位46-47
- 三、留学生“即景式”招呼语运用存在问题47
- 四、留学生称赞语表达较书面化47
- 五、中外学生称赞内容侧重点不同47-48
- 六、留学生对称赞语的回应不够自如48-49
- 第四章 留学生与母语者使用差异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49-57
- 第一节 中级留学生招呼语和称赞语语用问题原因探讨49-55
- 一、文化的差异及变化49-50
- 二、社会语言的变化50-51
- 三、教材内容影响51-55
- 第二节 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教学建议55-57
- 一、教师方面56
- 二、教材方面56
- 三、学生方面56-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一)母语者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情况调查62-65
- 附录(二)中级水平留学生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情况调查65-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斌;;英汉呼语对比分析[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2 素虹;招呼语·搭讪语·呼应语[J];汉语学习;1991年04期
3 张韶岩;你知道[おはよぅ]等招呼语始用于何时吗?[J];日语知识;1998年11期
4 孟建安,傅远碧;招呼语的社会因素[J];语文学刊;2000年05期
5 董秋荣;时代的变迁与呼语的演变——浅谈苏联解体后呼语的演变[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陈晓燕;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伊力米热·伊力亚斯;"Ты"还是"Вы"——论俄语第二人称呼语的特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刘淼;;文化视野中的俄汉呼语对比[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左进;韩仲谦;;死亡背后的深爱——《晚安,母亲》中呼语的语用解读[J];名作欣赏;2010年35期
10 刘艳;;深、宁、济、合四城市职业群体招呼语使用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樟树市中洲中学 邹学兵;英语的招呼语[N];宜春日报;2011年
2 李娟 丁晓龙;招呼语中听变化[N];东营日报;2007年
3 黄珊珊;英国人每天平均撒4个“善谎”,“我好着呢”居首[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文;汉语招呼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杨悦梅;中级水平留学生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情况调查[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建华;英汉呼语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常凯;魏晋南北朝至今小说文本中的汉语招呼语及其演变[D];暨南大学;2013年
5 陈菲菲;现代汉语招呼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刁庆华;俄语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7 张瑜洁;留学生汉语招呼语习得情况调查和教学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崔鉴;英汉招呼语对比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涛;汉语口语教材中招呼语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赵宝玲;英汉招呼语对比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级水平留学生使用汉语招呼语和称赞语情况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0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