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庄子》语气词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5:24
本文关键词:《孟子》、《庄子》语气词比较研究
【摘要】:《孟子》和《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极具特色的两部著作,无论是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中国散文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孟子》以气势磅礴著称,《庄子》以恣意汪洋获誉,这与它们都运用了大量的语气词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气词的使用方面, 《孟子》和《庄子》既有相同之点,也有相异之处。从句首语气词的使用看, 《孟子》中共出现6个句首语气词“夫”、“惟”、“唯”、“逝”、“载”、“爰”,《庄子》中共出现两个句首语气词“夫”、“唯”。两书中“爰”、“载”、“逝”和语气词“惟”、“唯”、“维”使用差异较大,“爰”、“载”、“逝”只在《孟子》中出现过, 《庄子》中没有出现过, 《庄子》中只用“唯”,而《孟子》中用“惟”、“维”。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孟子》中使用了大量的引语,二是由于地域方言的差异。此外。《庄子》中还出现了形容词和“夫”的组合即“悲夫”,表示一种嗟叹语气。从句中语气词的使用看, 《孟子》中共出现两个句中语气词“也”、“乎”, 《庄子》中共出现5个句中语气词“也”、“焉”、“邪”、“兮”、“乎”。两者语气词的使用在句法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如“双音节名词+也”结构是双音节化过渡的产物。从句末语气词的使用情况看,《孟子》、《庄子》出现的陈述句语气词有:“也”、“矣”、“已”、“耳”、“焉”、“尔”;疑问语气词有:“乎”、“与”、“邪”;感叹语气词有“哉”、“夫”、“兮”,共计12个。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孟子》、《庄子》句末语气词出现频率为3.49%。这说明了战国中期语气词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成系统的,但这些相对稳定的、成系统的语气词出现频率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如“邪”, 《孟子》中没有出现过,而《庄子》中却大量出现,是因为“邪”是楚方言词汇。从语气词连用看,《孟子》、《庄子》共有的是“已矣”、“已乎”、“也哉”、“乎哉”、“矣夫”、“而已”、“耳矣”,《孟子》中独有的是“也乎”、“矣乎”、“云尔”、“也已矣”、“焉耳矣”, 《庄子》中独有的是“也邪”、“已邪”、“矣哉”、“也夫”。通过比较,发现“云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结构,是由“曰……云”转化为“曰……云尔”,最后才凝结为“云尔”结构。《孟子》和《庄子》在语气词使用上存在差异,时代风格、地域风格是影响语气词使用的重要因素,但个人风格的不同才是语气词使用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语气词和语言风格二者相辅相成,语气词可以增强语气、加重论辩色彩;帮助构成排比、对偶;形成对偶句、增强节奏感。同时,个人风格、文化因素也会影响语气词的使用,如在《孟子》中句末语气词“与”使用时体现了一种尊卑关系,这是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出现的结果。
【关键词】:《孟子》 《庄子》 语气词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22
- 一、语气及语气词概述8-12
- 二、先秦语气词研究概况12-17
-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17-22
- 第一章 《孟子》、《庄子》的语气词系统22-27
- 第一节 《孟子》、《庄子》语气词分类22-24
- 第二节 《孟子》、《庄子》语气词的分布24-27
- 第二章 《孟子》、《庄子》句首语气词比较研究27-34
- 第一节 句首语气词分类描写27-30
- 第二节 句首语气词比较研究30-34
- 第三章 《孟子》、《庄子》句中语气词比较研究34-43
- 第一节 《孟子》、《庄子》句中语气词概述34-35
- 第二节 句中语气词比较研究35-43
- 第四章 《孟子》、《庄子》句尾语气词比较研究43-69
- 第一节 《孟子》、《庄子》句尾语气词概述43-45
- 第二节 句尾陈述语气词分类描写45-57
- 第三节 句尾疑问语气词分类描写57-63
- 第四节 句尾感叹语气词分类描写63-65
- 第五节 句末语气词比较研究65-69
- 第五章 《孟子》、《庄子》语气词连用比较研究69-77
- 第一节 《孟子》、《庄子》语气词连用概述69-71
- 第二节 《孟子》、《庄子》共有语气词连用71-73
- 第三节 《孟子》中独有语气词连用73-74
- 第四节 《庄子》中独有语气词连用74-75
- 第五节 《孟子》、《庄子》语气词连用比较研究75-77
- 第六章 语气词与语言风格77-89
- 第一节 语气词与语言风格的关系77
- 第二节 语气词影响语言风格77-82
- 第三节 语言风格影响语气词的使用82-89
- 结语89-90
- 参考文献90-95
- 致谢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华东;;闽南方言的句首语气词[J];东南学术;2007年05期
2 谭步云;“盖”字义项补[J];辞书研究;1995年03期
3 郭辉;郭海峰;;皖北濉溪方言的语气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李晓华;;《论语》语气词研究[J];陕西教育·理论;2006年Z2期
5 陈晓云;;现代汉语方言句首使用语气词情况比较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白振有;“畴”应释为“谁”[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李轶坤;;《论语》语气词的句法类型考察[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丽静;;《诗经》语气词研究[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欢;《孟子》、《庄子》语气词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04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0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