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韵属性再探究——基于汉语语料库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语义韵属性再探究——基于汉语语料库的分析
【摘要】:语义韵是语料库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以"往往容易""容易产生""连续出现"三个半固定短语序列为研究单位,探讨语义韵的三个基本属性:语义韵的短语属性;语义韵的强度测量;语义韵的隐匿性。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义韵 半固定短语序列 隐匿性 强度 态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语料库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语义韵习得研究”(项目编号:13YJC740039)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TJK05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博士专项“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语义韵习得研究”(项目编号:2012ARF18)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nese phrases of"往往容易","容易产生"and"连续出现"to discuss the followingthre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semantic prosody:the phraseological property,thestrength and the insidious nature.一、引言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这一概念由Sinclair借鉴Firth(1948:12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红梅;;对称式方位复合词“前后/上下/左右”的认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2 耿艳飞;;基于口语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式英语调查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年01期
3 殷琦乐;;浅析英语动词的时态与时间的不一致[J];海外英语;2011年12期
4 宋春阳,李琳;别+V+了+NP"句式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5 莫银燕;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存在的合理性[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于晓日;;现代汉语歧义句语用功能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翟萌;卫乃兴;;学术文本语义韵研究:属性、特征与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8 刘逢春;;汉语动结式研究综述[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王寅;;动结构式的体验性事件结构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10 宋文辉;再论现代汉语动结式的句法核心[J];现代外语;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肖珊;基于概念语义的言说动词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李焱;《醒世姻缘传》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张平;“A点儿+V”与“V+A点儿”[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杰;不及物动词带主事宾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剑锋;言语行为与现代汉语句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张珂;英汉语存现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方园;“VA”动结式表层语义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闫超;韩汉语复数标记“(?)”与“们”的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婷;现代汉语持具类手部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天雪;话语成分句末重复现象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剑锋;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6 张庆;存在句的认知语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华;[D];湖南大学;2002年
8 陈小红;华文教材课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李正花;“(在+)X+上”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望发;“还A就B”超前夸张句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双云;;“搞”的语义韵及其功能定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2 李向农;陈蓓;;语义韵冲突及语义压制的句法机制考察[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赵晶;;论语义韵的语篇属性[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赵妍;;命题态度谓词“相信”的积极语义韵分析[J];文教资料;2013年31期
5 何洁玲;罗思明;;“改”类词语右侧类联接和语义韵的实证性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年04期
6 韩存新;;语义韵研究在中国的成长发展与趋势[J];外语教育;2011年00期
7 孙爱珍;;文学语篇中的语义韵结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张莹;;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20年研究概述[J];外语研究;2012年06期
9 朱希芳;;《平凡的世界》中“光”的语义韵和类连接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09期
10 薛雪;;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研究与双语词典编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雨楠;语义韵及态度意义再审视[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田平平;英汉近义词语义韵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琦;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研究和双语词典[D];苏州大学;2004年
4 顾鲜静;基于语义韵的同义词搭配个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汤益飞;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导致”类动词的语义韵对比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6 洪鹏;基于语料库的中国雾霾新闻报道的语义韵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7 米洁;基于语料库的新闻语篇中的语义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邵雨清;基于语料库的“持续存在”类动词语义韵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茹;基于语料库的“改变”类词语搭配和语义韵考察[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刘莉;对外汉语学习词典语义韵表征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5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25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