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语言观与翻译
发布时间:2017-08-10 04:28
本文关键词:严复的语言观与翻译
【摘要】:严复主要是继承了中国传统工具论语言观,并未将"言"和"意"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认为中西文化、语言有着根本上的相通。这种乐观主义让他相信秦汉古文能够更好地翻译西书;在译名的翻译上更多采用了"格义"的方法;在表达效果上则有一个"雅"的追求。严复翻译策略与他的语言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严复 语言观 工具论与本体论 翻译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变革史”(15ZDB080)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08)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最基本的要求是译者在理解源语言意思的前提下,将其转换到目标语中,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然而翻译又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因为翻译活动的目的是实现意义的交流,其中就有一个如何认识“言”、“意”关系的问题。按照语言工具论的理解,“言”和“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本体论的辩证困境及其转机[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2 康灵童;“双波包”与易哲学:关于量子力学的一种本体论诠释[J];周易研究;1997年01期
3 刘捷;从本体论到实践论——马克思主义论人的方法的根本变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俞宣孟;本体论正义[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01期
5 朱宝信;论人本学哲学的三种本体论形态[J];学术研究;2002年02期
6 郭磊;李馨宇;;主体性尺度在古希腊本体论中的开启与限度问题[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吴炫;刘淮南;;关于理论原创、本体论和文学性的对话[J];山花;2005年01期
8 王天民;实践的历史性及其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J];理论探讨;2001年06期
9 郑伟;;论本体论的演进[J];学术交流;2008年02期
10 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4年0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志新;从“本体论思维方式”到“实践观点思维方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48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4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