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四史词语考释与《汉语大词典》收词释义商谈
本文关键词:唐五代四史词语考释与《汉语大词典》收词释义商谈
【摘要】:《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收词最多、规模最大且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大型工具书,然而白璧微瑕,若是精益求精,尚可从具体的典籍词语考释出发,利用唐五代四史词语考释的相关成果,探析它在收词、释义方面的可商之处,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汉语大词典》,提供某些参考性的修订意见。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唐五代四史 词语考释 《汉语大词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40064) 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GD12CZW06)
【分类号】:H131
【正文快照】: 《汉语大词典》1(以下简称《大词典》)副主编洪笃仁先生曾经说过:“进入《大词典》的词目,是在一个控制数字(约37万条)之内去筛选处理的。其过程是从古今数千种重要著作中收词制卡,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力求全面和完备。同时由于语言词汇在空间上的扩延和时间上的伸展,其成员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洪笃仁;《汉语大词典》的收词原则与指导思想[J];辞书研究;1986年06期
2 傅元恺;谈谈《汉语大词典》的收词与立义[J];辞书研究;1994年03期
3 虞万里;;《汉语大词典》编纂琐忆[J];辞书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淑新;董秀丽;;中华民族的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辩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王新;;追忆性:牌坊建筑现象的文化指向[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9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沈世培;;唐代私家园林别墅的艺术理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耀飞;;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3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望秦;张焕玲;;因陋就简结硕果 泽被后世名不朽——冯道倡议开雕《九经》的动机与效果[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6 胡耀飞;;世系·命运·信仰:唐末五代东海徐氏家族三题[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7 孟广耀;;乌古敌烈部的经济状况及社会性质[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8 王娜;杨小平;;《三国志校笺》脞录[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孙勐;;墓志中所记北京地区辽代韩氏家族考略[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10 朱德军;;唐代中原藩镇军费来源问题探微[A];唐史论丛(第十八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5 宋艳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VP-neg-VP式反复问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秀洪;五代乡情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志勇;五代科举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丽娟;从《全唐诗》中看唐代桑蚕丝绸业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鲁海军;志磐<佛祖统纪>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10 闫英华;山东盗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子鹤;陈杏留;;买地券词语考释三则——兼谈《汉语大词典》之不足[J];辞书研究;2009年06期
2 陆琳;;《汉语大词典》疏漏补正举隅[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程志兵;;期待全面修订的《汉语大词典》早日问世——从《汉语大词典订补》说起[J];辞书研究;2013年04期
4 王涛;《汉语大词典》编纂纪实[J];辞书研究;1986年06期
5 袁津琥;;释“毛骨悚然”“雪上加霜”——读《汉语大词典》R劶侵籟J];汉语史研究集刊;2003年00期
6 柳堤;盛典——《汉语大词典》编纂纪实[J];科技文萃;1994年07期
7 胡绍文;谈“容易”的成词原因及时代——兼与《汉语大词典》“容易”条商榷[J];语文学刊;2000年05期
8 李敏辞;般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9 夏南强;《汉语大词典》指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张霭堂;对《汉语大词典》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商榷[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崇高;;《汉语大词典》盐文化词语商补[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宗乙;;《汉语大词典》释误四则[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界云;周澍民;;汉语工具书编纂平台的语料处理(提纲)[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习文;李娟;;《汉语大词典》古天文词条补正五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玲;;《汉语大词典》方言词语补苴十二则[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年
7 傅玉芳;;成套词收词的完整性与释义的一致性——写在《汉语大词典》修订之前[A];辞书论集(二)[C];2012年
8 宋浚瑞;;小议《汉语大词典》修订中的例证选择问题[A];辞书论集(二)[C];2012年
9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因假借误释词条举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范崇高;陈家春;;《汉语大词典》盐文化词语补释[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原社长 阮锦荣;“不占有资料,,提高质量是空谈”[N];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柳斌杰;信守科学 与时俱进 锤炼精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黄河清;“晴雨表”、“五味瓶”、“耻辱柱”确有其物[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黄典荣;“首当其冲”用错了[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5 俞忠鑫;词汇研究之大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6 蓝有林;网络热催生书业新趋势[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金霞;上海世纪出手五大战略[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8 培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规模效应 优势互补[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陈昕;因书制宜平铺网络出版战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10 黄典荣;“生前”不包括“临死时”吗?[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泰勋;《汉语大词典》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孙晓玄;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宋代新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闫从发;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时代汉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艳平;《汉语大词典》单义项借代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阚绪良;五灯会元虚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李朝虹;《说文解字》互训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孟红梅;《汉语大词典》1-4卷含“和”词语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马春玉;《汉语大词典》所收上古十四部典籍重言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陈春风;《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的字形规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徐艳霞;《汉语大词典》丧葬词语商补[D];山东大学;2011年
6 廖加;从《豆棚闲话》看《汉语大词典》的补订[D];广州大学;2012年
7 刘宁;《汉语大词典》收录《资治通鉴》词语补正[D];中南大学;2010年
8 陈晓慧;《汉语大词典》“阜”部订堒[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一鸣;《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与《汉语大词典》收词、释义[D];湘潭大学;2013年
10 曾腊梅;《唐语林》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9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4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