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扼要综述R.W.Langacker等学者在认知语法理论框架内对情境植入研究提出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并根据笔者个人的理解对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存在的不足给予评述。笔者认为,情境植入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使用特征;对汉语名词和动词的语义概念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关键词】: 情境植入 认知语法 名词短语 小句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景植入理论研究”(13BYY00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汉英语言中兼格‘兼’的认知机制研究”(12YJC74005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1情境植入研究鸟瞰情境植入理论(grounding theory)是著名语言学家R.W.Langacker认知语法研究的新进展(完权2011),或者说是一种进路(牛保义2013)。情境植入研究主要关注交际者(说话人、听话人及其它)、言语事件、与言语事件相关的时间、地点等情境成分的使用以及对名词指称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牛保义;;自主/依存联结——认知语法的一种分析模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1期
2 完权;;入场理论:认知语法的新进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牛保义;;新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的建构与应用[J];现代外语;2011年03期
4 沈家煊;;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J];中国语文;2010年05期
5 牛保义;;汉语名词“类指”义的认知假设[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04期
6 牛保义;;情境植入——认知语法研究的一条进路[J];外文研究;2013年04期
7 牛保;;汉语SVO构式身体部位名词语义的认知动因[J];现代外语;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林;;论去及物化态及其类型学意义[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2 孙新凯;;“完句”视角下的汉语范畴研究——以时间范畴为样本[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完权;;指示词定语漂移的篇章认知因素[J];当代语言学;2012年04期
4 吴庚堂;;量词浮游的动因[J];当代语言学;2013年01期
5 宗守云;;试论指示词语“本”及其构式“本NP”[J];长江学术;2012年04期
6 楚艳芳;;语气词“未”的来源及形成过程——兼谈古汉语“VP-Neg”型疑问句的性质[J];长春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7 李洁红;王晓雷;;情境植入视角下第三人称指称形式的所指定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吕峰;;“很”“不”是系词性成分吗?——兼谈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J];国际汉语学报;2014年01期
9 丰国欣;;汉英词转换的理论缺陷分析[J];双语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10 沈家煊;乐耀;;词类的实验研究呼唤语法理论的更新[J];当代语言学;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成如;存现句的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焕香;汉英双重否定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怀成;现代汉语动词指称化的层级分布及其类型学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志英;现代汉语特殊否定现象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莉;现代汉语“别说”的语义、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陈刚;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楚倃芳;中古o"姙助奮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李国宏;基于主观性理论的汉语镜像成分句法和语义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丛迎旭;汉英错位修饰现象语法隐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少帅;拈连修辞的联结动因和语义构建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鞠瑞艳;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生成机制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周琴;基于自主—依存框架的中文广告语的仿拟认知机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覃云华;《雷雨》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生成机制的自主—依存模式分析[D];三峡大学;2011年
5 张茉;现代汉语连词“而”的义项分析[D];北京大学;2012年
6 刘莎;入场理论下V-ing歧义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曾峥;认知语法配价关系探索[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平;“V来V去”格式的认知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9 褚智歆;能愿动词肯否不对称问题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晓锋;网络语言生成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北海;概称句本质与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石毓智;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3 郑敏惠;;福州方言“有+VP”句式的语义和语用功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陈俊和;;试论现代汉语指称分类系统[J];兰州学刊;2009年S1期
5 李佐丰;;试谈《左传》“日有食之”中的“有”[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6 牛保义;;自主/依存联结:英语轭式搭配的认知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袁毓林;李湘;曹宏;王健;;“有”字句的情景语义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3期
8 董秀芳;;整体与部分关系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表现及在汉语句法中的突显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4期
9 方清明;王葆华;;汉语怎样表达整体-部分语义关系[J];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1期
10 牛保义;;英汉语工具主语句的象征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生成语法与认知语法之比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李香玲;用认知语法的意象理论分析语篇的连贯性[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3 李发根;;认知语法和功能语法小句理论与翻译[J];外语教学;2007年05期
4 张韧;;认知语法视野下的构式研究[J];外语研究;2007年03期
5 高航;严辰松;;概念物化的心理现实性与认知语法中名词范畴的界定[J];外语学刊;2008年06期
6 高航;;认知语法的语用视角:基于用法的动态模式述评[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7 完权;;入场理论:认知语法的新进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贺学勤;;认知语法语篇分析观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03期
9 谢应光;;认知语法中的抽象和细化[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李丽;;浅析认知语法的语义观[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强;;Langacker活动区分析说的提升解释反诘[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许余龙;;认知语法框架中的英汉下指研究——兼谈汉语人称代词照应的单向性问题[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刘玉梅;;诗歌语篇的认知语法分析——以 William Blake 的“London”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张建理;;英汉直接致使移动句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马书东;;镜像神经与认知语法中认知能力相关性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振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认知语法理论的入门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国旗;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与翻译[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高航;现代汉语名动互转的认知语法考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卢鑫莹;现代汉语光杆名词语义的认知语法研究:情境植入视角[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一凡;系统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的语篇分析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杜娟;认知语法视角下董秋斯和张谷若David Copperfield翻译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陈晓中;认知语法框架下对具有动态的自主/依存不对称特征的语法范式的相关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李晓丹;《认知语法精要》英汉节译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李s,
本文编号:713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1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