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重轻型”韵律模式的辨义功能及其系统价值》
本文关键词:《汉语“重轻型”韵律模式的辨义功能及其系统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音系学 两字组 双音节 概念整合理论 研究成果 开拓性研究 学林出版社
【摘要】:正定价:35.00元本书在作者及相关语言学家关于汉语韵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非线性音系学、概念整合理论、语法化理论等新的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探索汉语"重轻型"韵律模式的辨义功能及其系统价值,其中主要考察了在双音节韵律框架"整合"与"分化"的双重作用下,汉语的两字组的韵
【关键词】: 音系学;两字组;双音节;概念整合理论;研究成果;开拓性研究;学林出版社;
【分类号】:H11-5
【正文快照】: 定价:35.00元 本书在作者及相关语言学家关于汉语韵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非线性音系学、概念整合理论、语法化理论等新的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探索汉语“重轻型”韵律模式的辨义功能及其系统价值,其中主要考察了在双音节韵律框架“整合”与“分化”的双重作用下,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秋武;陈述音系学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5期
2 马秋武;;音系学综观:历史与现状[J];中国外语;2006年02期
3 李兵;;《演化音系学——语音模式的产生》介评[J];现代外语;2007年03期
4 颜宁;;语音学和音系学:学术领域及发展前景[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红梅;;生成音系学在中国20年来的发展历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王红梅;;《基于语音的音系学》评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当代语音学与音系学高级研修班[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1期
8 ;当代语音学与音系学高级研修班将在上海举办[J];语言科学;2009年02期
9 夏志华;郭中子;欧琛;;“当代语音学与音系学高级研修班”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3期
10 左苏;;音系学分析中音系表达的基本单位[J];沧桑;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忠德;;音系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贺俊杰;;基于音系理论的变调自动处理模型[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嘉龄;;轻声与时长[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贺俊杰;;跨方言声调生成及变调处理[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5 贺俊杰;;跨方言声调生成系统及变调处理系统的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6 高北刚;;从生成音系学角度谈普通话声母的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前言[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8 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9 曹剑芬;;关于“声学不变性”的若干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秋武;我的音系学研究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马照谦;汉语方言儿化韵的发音音系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国凤;管辖音系学:来自吴语和粤语的证据[D];湖南大学;2007年
2 吴娟;银川方言声调连续变调的音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立娟;益阳方言轻声的语音学与音系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4 马晓莉;汉语中的轻声:轻声的音系学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继媛;重申管辖音系学音段理论及其与声调理论的兼容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欧亚丽;系统功能音系学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7 朱维蔚;青岛方言声调连续变调的音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伯杨;静海方言声调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伟;宜城方言变调和轻声的语音描写及非线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吕东莲;怀来方言的声调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17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1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