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变异及其规范探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语言变异及其规范探究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交际飞速发展,而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也层出不穷。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角度分析网络语言变异的形式,进而从经济原则、类推作用等角度探讨网络语言变异现象出现的原因,以进一步深化网络语言变异规范研究。
【作者单位】: 华北科技学院;
【关键词】: 网络语言变异 词汇变异 类推作用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编号:3142013083)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引言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6.68亿。随着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网民逐渐走向成熟。网络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种社会方言变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星;;网络语言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5期
2 李霞;;语言变异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郭继荣;李园园;王静;;我国最近二十年语言变异研究综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施春宏;语言调节与语言变异(下)[J];语文建设;1999年05期
5 丁崇明;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因及变异种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吴国华;语言的社会性与语言变异[J];外语学刊;2000年04期
7 张辉;语言变异的本质与制约[J];福建外语;2000年02期
8 肖建安;论语言变异中的语境[J];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郑敏;语言变异与公安语言的规范化[J];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黎运汉;语言变异研究的深入与开拓──读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J];语文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密容;;网络语言试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美莺;;网络语言刍议[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3 许钟宁;;网络语言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唐厚广;;语言与逻辑问题探索[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锦国 大理学院文学院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新意来自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芮东莉;译介工作:永远的桥梁工程[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上海交通大学 张玉梅;语言正越来越“多中心化”[N];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赵强;言语魔方[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框架[D];山东大学;2008年
2 于全有;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吴丽好;香港网络时代与华文二语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语言变异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2 吴学辉;广告语言变异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罗芳;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变异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4 黄丽群;网络语言变异现象研究[D];温州大学;2012年
5 张萌;语言变异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流行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桂群;广告语言的变异使用及其规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谭玉兰;网络语言变异及其规范[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毓容;《围城》语言变异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马原;中英网络语言中语言变异的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杨婷婷;浅析网络变异语言的类型及社会功能[D];河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47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4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