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语文教育思想
本文关键词:曾国藩的语文教育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语文教育思想 林舒 本朝 曾氏 试帖 牧猪奴 一无所能 富贵功名 教育内容 学习方法
【摘要】:正曾国藩(1811—1872)是晚清重臣,一生的主要工作是为政做官,没有教过语文,但他语文修养深厚,诗和古文的水平很高。对此他非常自信:"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惜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1]"惟古文各体诗,自觉有进境,将来此事当有成就,恨当世无韩愈王安石一流人,与我相质证耳。"[2]1908年,林舒(1852—1924)编出了当时影响最大、使用最广的《中学国文读本》,其中第二册收本朝(清朝)文,全册共有
【作者单位】: 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语文教育思想;林舒;本朝;曾氏;试帖;牧猪奴;一无所能;富贵功名;教育内容;学习方法;
【基金】:2014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经典语文教材产生条件研究”(编号:GDJY-2014-A-a005)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曾国藩(1811—1872)是晚清重臣,一生的主要工作是为政做官,没有教过语文,但他语文修养深厚,诗和古文的水平很高。对此他非常自信:“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惜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1]“惟古文各体诗,自觉有进境,将来此事当有成就,恨当世无韩愈王安石一流人,与我相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黄水珍;;尊重学生个体 激活语文兴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乔长青;;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5 王远征;;发现文言之美——关于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一些思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俞玉萍;;初中英语有效课堂的多维构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7 李双;作文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杨永明;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语感实践——谈人教版初中《语文》义务教材的语感训练[J];安顺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9 杨武;;片断写作训练管见[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洋源;;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龙;;叶圣陶论略读学习指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吴才武;;浅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以小说为例的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李熙宗;霍四通;;语体与语言规范化[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吴雪青;;普通话水平测试和语感[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殷涛;;写作,与灵魂共舞[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魏春英;;加强中职生诵读能力的培养[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张静;;中华吟诵的前生今世——兼论吟诵在语文教育普及的必要性[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9 祝丹兰;;对语文教育中民族教育缺失的思考——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孔凡忠;;我省一篇“优秀”高考作文引起的思考[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海燕;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D];山东大学;2011年
9 栗永清;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郑学莲;对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理念的批判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倪晶;三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永春;初中小班化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施瑾;从学生素质角度探索研究性写作教学新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郝彦君;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园园;作文评改:提高效率,突出本质,科学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远;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赖冰咏;高中语文语体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夏国华;母语习得角度的语文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婷;;曾国藩家训中的语文教育思想[J];文学教育(下);2008年12期
2 程凤玲;;对《颜氏家训》中语文教育思想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周裕国;;试论刘半农语文教育思想中的“求实”精神——《应用文之教授》学习札记[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4 缪爱明;;毛泽东的语文教育思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5 王日新;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与语文教学原则不能划等号——兼与王伟先生商榷[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赵明星;;《颜氏家训》中的语文教育思想[J];语文学刊;2008年20期
7 何宇;;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解读与启示[J];语文学刊;2009年20期
8 朱念;;汲取“旗手”榜样力量 探索教育创新之路 《张庆文集》首发式暨张庆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南京举行[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年05期
9 权炬明;;张志公语言和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石市隆重举行[J];语文学习;1993年01期
10 曹椿年;也谈语文教育思想性的失落[J];语文学刊;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学;;吴研因语文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喻旭初;;深入开展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A];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暨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正石;;浅探“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践研究”[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范]tq;;作文,让孩子的生活说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探索[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王依;;自在生活·自主阅读·自由作文——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之思考与实践[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谢云霞;;对作文教学中“立人”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杜星亮;陶本一语文教育思想暨编辑出版思想研讨会在并举行[N];太原日报;2010年
2 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徐龙年;既要悉心护携又会适时放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连伟;李希贵的语文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尹艳瑚;试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阎俊明;从新课标看语文教育思想的变化[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佳磊;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楠楠;试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D];扬州大学;2011年
6 何慧琳;略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马鸣;传承与启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探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8 朱敏;论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D];扬州大学;2008年
9 薛凯;钱穆语文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张燕妮;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对语文新课改的现实启迪[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47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4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