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语言学转向在我国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8-29 08:20

  本文关键词:语言学转向在我国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学 转移 当代 艺术


【摘要】:内在语言以思维运行的方式指导外在语言为基础,使人类可以在进行社会行为时进行沟通,随之出现了以研究语言为其他学科服务的语言学。语言的本质在狭义上是指语言的结构、物理属性、发音方法和语音在传播中对生理的感知,但语言作为人类最基础的思想外延行为,还集中体现了语言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对其他学科产生的震动和影响。从语言学来分析其他学科我们得出了内在语言即思想和思维指导一切学科的发展和变轨的历史规律,它涵盖几乎包括自然学科在内的所有已知学科的研究方向,尤其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应用起到灵魂一样的作用。当我们面对林林总总的艺术流派和学说,无一不渗透着语言学所研究的哲学观、社会价值观等的"范式转移"。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语言学 转移 当代 艺术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语言的即时行为和历史语境含义在各时期都对时代艺术做出了思想指导。从古希腊到古罗马的建筑体系再到欧洲文艺复兴;从汉唐巍峨华丽的宫殿群落到明清简洁明快的红墙碧瓦;再到现当代以实用为目的高楼大厦,这都是思想理念的变化引出的历史艺术价值变革。20世纪的现代主义、象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文宪;王丹;;语言转向:从语言学到语言哲学[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2 张玉能;;美学的实践转向与语言学转向[J];学习与探索;2012年07期

3 刘松来;杨群;;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4 庞弘;;意图和语言——论赫施对作者意图的语言学诠释[J];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丹;;文学研究的语媒视界[J];北方论丛;2014年02期

2 王峰;;语言论实践美学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3 王丹;;重审20世纪西方语言批评的嬗变脉络[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王丹;;语言批评的范式构建:问题意识与脉络流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4期

5 张向真;;中国当代语言哲学范式转换机制及其构建[J];求索;2014年08期

6 王丹;;文学研究的语媒视界[J];情感读本;2014年32期

7 孙媛;;新世纪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丹;语言意识与语言批评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闫寒英;性别视域下的中国本土职场小说批评[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楚雪;麦克卢汉主义语言哲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庞弘;;从“范式”到“建构”——论主体命运与作者的身份变迁[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张玉能;;话语实践与美和审美[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张玉能;;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性与美[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张玉能;;实践的建构功能与文学艺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童庆炳;;“文化诗学”作为文学理论的新构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李鹏飞;;“古典文学内部研究之反思”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2年02期

7 阎嘉;“马赛克主义”:21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1期

8 赵昌平;;从初、盛唐七古的演进看唐诗发展的内在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06期

9 董乃斌;;李商隐诗的语象—符号系统分析——兼论作家灵智活动的物化形式及其文化意义[J];文学遗产;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小华;西方哲学中语言学转向的哲学渊源演变[J];外语学刊;2005年03期

2 王德亮;论分析哲学的语言学转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陆俊杰;;语言学转向:内涵·历史·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2期

4 徐浩;;后现代主义历史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J];学习与探索;2009年01期

5 邹志勇;;文学与语言学互动历史的初步检视[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覃安基;;从语言到语言: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游戏”——20世纪语言学转向及其影响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7 高红;范秀同;;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再审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黄耀华;语言学转向与文学批评──记语言学转向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J];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01期

9 倪志娟;词语破碎之处何物存在——西方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后[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10 左其福;;语言学转向与20世纪西方文论观念的变革[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国山;;第三次语言学转向?——评杰罗德·卡茨的意义形而上学[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麻天祥;阐释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N];学习时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文明;浅析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学转向[D];大连工业大学;2012年

2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52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52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c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