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国周边国家通用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4:22

  本文关键词:中国周边国家通用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周边国家 语言互联互通 通用语


【摘要】:语言互联互通建设是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通用语的概念框架,把语言互联互通建设分为双边语言互联互通建设和多边语言互联互通建设两种形式,前者是国家通用语的建设,后者是区域通用语、跨区域通用语和世界通用语的建设。本文通过大量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梳理出中国周边邻国的国家通用语、区域通用语和跨区域通用语名单,并根据通用语的重要性将这些语言分为四个级别。这些通用语名单和级别表可为我国双边和多边语言互联互通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
【关键词】中国周边国家 语言互联互通 通用语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与周边国家语言互联互通建设的战略研究”(14BYY045)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新中国外语教育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15ZS0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2
【正文快照】: 一、引言邻国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相邻国家提供合作与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它也给相邻国家带来矛盾乃至冲突的可能,但邻国是不可选择的,也是无法避让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了解邻国,尊重邻国,与邻国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最终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中国政府从1991年开始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克建;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我校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几点设想[J];东南亚纵横;2004年12期

2 郑锡伟;;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跨国培养模式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郑锡伟;;外语非通用语人才跨国培养模式改革探析——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孙英林;;世界民族国家通用语形成的因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1期

5 Henry Hitchings;唐文;;评《最后的通用语》[J];大学英语;2011年04期

6 林书武;希伯来语成为以色列民族通用语的原因[J];外语研究;2001年01期

7 杨晓京;佟加蒙;;中国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5期

8 陈元猛;非通用语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J];现代传播;2002年06期

9 朱艳华;;中泰跨境民族拉祜族兼用本国通用语现状之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牧玲;“和平”外交行动(二)[J];科学启蒙;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陈雨露;加强非通用语专业建设[N];人民日报;2011年

2 海南日报记者 孙慧 特约记者 黄青文;海南岛通用语的变迁[N];海南日报;2013年

3 何明星;填补非通用语种外译空白[N];人民日报;2014年

4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郝平;保持学校特色 稳步提高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北京外国语大学 贾德忠;“小语种”发展中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2年

6 成同社;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复合培养[N];光明日报;2006年

7 胡范铸 蔡立予;“网络语言”的反网络性[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8 李钊;就这样随风飘散[N];科技日报;2008年

9 杨海占 马晨伟 吴建斌;"小语种"大作为[N];解放军报;2006年

10 记者 傅旭;学习宣传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座谈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苏怡;自源国家通用语形成规律初探[D];安徽大学;2013年

2 李可嘉;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对中国教育及经济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3年

3 樊丽霞;英语传播及地域变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4 陈冬梅;论现代英语中的俄语外来词[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53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53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8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