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的主体性
本文关键词:哲学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的主体性
更多相关文章: 主体性 哲学阐释学 译学研究 巴斯内特 勒菲弗尔 安德烈 原文作者 阐释过程 阐释者 视域融合
【摘要】:正在中西方传统译学研究中,作者和原文一直处于中心和支配的地位,而译者总是被置于次要、从属甚至隐形的境地,其形象在历史上常常被比喻为"仆人"。[1]这种尴尬的地位使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遗忘自我,绝对客观忠实地传达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传达原文的一切。译者的主体性不被鼓励,也不被承认。自1990年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 Lefevere)合编的《翻译、历史与
【作者单位】: 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辽宁省营口市高级中学英语组;
【关键词】: 主体性;哲学阐释学;译学研究;巴斯内特;勒菲弗尔;安德烈;原文作者;阐释过程;阐释者;视域融合;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在中西方传统译学研究中,作者和原文一直处于中心和支配的地位,而译者总是被置于次要、从属甚至隐形的境地,其形象在历史上常常被比喻为“仆人”。[1]这种尴尬的地位使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遗忘自我,绝对客观忠实地传达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传达原文的一切。译者的主体性不被鼓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志辉;;哲学阐释学和阐释者的主体性[J];求索;2014年07期
2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婷;;网络时代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阮玉慧;;论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昌宗锋;;接受美学视野中的译文读者主体性与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杨冬冬;;从译者主体性看严复的古雅文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6 刘洋;刘璐;;浅议翻译的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7 黎志萍;;哲学解释学对译者地位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刘洋;;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9 林娜;;也谈《林纾的翻译》——林纾翻译作品中创造性叛逆的再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10 谢晓禅;;从翻译策略看译者的伦理取向——以古诗英译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纪翠;;也谈翻译的创造性——基于关联整合视角[A];海南省首届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凡;马永红;;浅析译者的主体性[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6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8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裘禾敏;《孙子兵法》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伍争;论陪同口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宋春艳;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金帅;论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陈冬萍;从目的论角度看口译中的积极性叛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徐静晶;论非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治红;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茶馆》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迪龙;朱献珑;;论阐释学观照下的一种主体性介入[J];求索;2006年12期
2 程香;张德让;;一片“冰心”在亚非——从阐释学谈冰心与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朱献珑;屠国元;;论译者主体性——张谷若翻译活动个案研究[J];外国语文;2009年02期
4 朱健平;;公共视域与翻译解释的有限性——兼论公共视域与规范的异同[J];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5 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6 区抴;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寒山诗在美国翻译文学中的经典化[J];中国翻译;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成,陈立新;走出近代主体性的困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武星亮;哲学应高扬人的主体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7期
3 程国蓉;;主体性的困惑——对现代社会中主体性探讨[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杨胜刚;;对一个概念的复活——主体性再阐释[J];南方文坛;2009年03期
5 陈q,
本文编号:753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5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