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红楼梦》时间副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21:01

  本文关键词:《红楼梦》时间副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楼梦 时间副词 历史层次 结构


【摘要】:本文以《红楼梦》为语料,对其时间副词进行穷尽式的考察和定量分析,力求进行科学全面的静态描写,勾勒出《红楼梦》时间副词的整体面貌,同时通过分析归纳,把握其历史层次和结构上的特点,以期能够为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作出有益的探索。文章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原因及意义、《红楼梦》词类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明确时间副词的定义和分类,为后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为《红楼梦》时间副词的宏观研究。总体上把握《红楼梦》时间副词体系及词频。总的来说分为时制、时体、表频和表序四大类。本文共统计出180个时间副词,其中,时制副词73个,时体副词59个,表频副词25个和表序副词23个。第三章为《红楼梦》时间副词的微观研究。按照分类原则对《红楼梦》时间副词从语义和语法两方面逐例进行深入分析与归纳。第四章为《红楼梦》时间副词的结构分析。本章简单介绍了《红楼梦》时间副词的结构特点。第五章为《红楼梦》时间副词的历史层次研究。我们分析研究《红楼梦》时间副词的历史层次,探讨了其继承问题、创新问题和它在现代汉语中的存留情况。第六章为结语。对《红楼梦》时间副词的研究作总结。
【关键词】:红楼梦 时间副词 历史层次 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3
  • 1.1 《红楼梦》时间副词研究价值、现状及方法8-10
  • 1.1.1 选题原因及意义8-9
  • 1.1.2 《红楼梦》词类研究现状9-10
  • 1.1.3 研究方法10
  • 1.2 时间副词的定义与分类10-13
  • 1.2.1 时间副词的定义10-11
  • 1.2.2 时间副词的分类11-13
  • 2 《红楼梦》时间副词的宏观描述13-17
  • 2.1 《红楼梦》时间副词总述13
  • 2.2 《红楼梦》时间副词使用频率统计13-17
  • 2.2.1 时制副词14-15
  • 2.2.2 时体副词15-16
  • 2.2.3 表频副词16
  • 2.2.4 表序副词16-17
  • 3 《红楼梦》时间副词的微观研究17-44
  • 3.1 时制副词17-27
  • 3.1.1 时点17-21
  • 3.1.2 时段21-27
  • 3.1.3 时段或时点27
  • 3.2 时体副词27-36
  • 3.2.1 有定28-33
  • 3.2.2 无定33-36
  • 3.3 表频副词36-40
  • 3.3.1 高频36-37
  • 3.3.2 中频37-39
  • 3.3.3 低频39
  • 3.3.4 变频39-40
  • 3.4 表序副词40-44
  • 3.4.1 次序40-42
  • 3.4.2 重复42-44
  • 4 《红楼梦》时间副词的结构分析44-47
  • 4.1 《红楼梦》单纯时间副词44-45
  • 4.2 《红楼梦》合成时间副词45-47
  • 4.2.1 复合式45-46
  • 4.2.2 重叠式46
  • 4.2.3 附加式46
  • 4.2.4 其他46-47
  • 5 《红楼梦》时间副词的历史层次研究47-59
  • 5.1 《红楼梦》时间副词的继承问题47-55
  • 5.1.1 继承前代的时制副词47-49
  • 5.1.2 继承前代的时体副词49-51
  • 5.1.3 继承前代的表频副词51-53
  • 5.1.4 继承前代的表序副词53-55
  • 5.2 《红楼梦》时间副词的创新问题55-58
  • 5.2.1 新兴的时制副词55-56
  • 5.2.2 新兴的时体副词56-57
  • 5.2.3 新兴的表频副词57
  • 5.2.4 新兴的表序副词57-58
  • 5.3 《红楼梦》时间副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存留状况58-59
  • 6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鸿燕,彭聃龄;6~8岁儿童三种时间副词理解能力及策略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2 唐为群;;“原来”、“从来”、“连连”三组时间副词研究[J];长江学术;2006年03期

3 王卯根;;《史记》时间副词的反向夸张用法[J];修辞学习;2009年02期

4 邹海清;;从时间副词的功能看其范围和类别[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5 黄文枫;;“都”量化时间副词现象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6 郭春贵;;时间副词“已经”和“都”的异同[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2期

7 庞铮;郁军;;说“还”[J];考试周刊;2007年28期

8 杨小飞;;文言时间副词摭谈[J];语文学刊;2009年14期

9 黄盛璋;;时间副词(上)[J];语文学习;1953年11期

10 黄盛璋;;时间副词〔下〕[J];语文学习;195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仝宇光;张奇;;汉语语篇阅读中对时间转换事件的表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智渤;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多维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晓琳;三个域与时间副词[D];南开大学;2014年

3 贾改琴;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形式语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陈全静;汉语并列式双音时间副词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_g_g;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许卫东;《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静;“时间副词+的+名词”结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龚鹏;长沙方言时间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美顺;汉韩表“一直”类时间副词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4 刘丽;《型世言》时间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张磊;时间副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黄小燕;汉韩“从来”类时间副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7 何明;外国留学生汉语时间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李小亚;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时间副词“始终”、“一直”、“一向”、“一贯”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王春明;针对中国学生的韩国语表“突然”义时间副词教育方案[D];延边大学;2016年

10 欧小琼;基于语境理论的对外汉语时间副词教学设计[D];云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67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67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c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