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各民族语言保护
发布时间:2017-09-04 21:02
本文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各民族语言保护
【摘要】:文章以应用语言学原理为指导,研究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各民族语言保护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各民族语言保护,表现在可以促使社会重新评价各民族语言的文化价值,促进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促进各民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等;另一方面,广西的各民族语言保护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表现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通过研究,深化认识,端正语言和文化保护态度,正确处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方言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互关系并使保护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文传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各民族语言 保护 广西
【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广西各民族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建构研究”(200911MS201)
【分类号】:G122;H2
【正文快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有着悠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仁杰;虚拟地理环境中的旅游景观感知度定量计算[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浩;旅游影响下的元阳哈尼梯田传统生态文化保护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2 王娟云;游客感知视角下的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影响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3年
3 程坦;基于环境适应视角的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居民感知度测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茆长荣;;旅游开发对传统村寨的文化影响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徐颂军;邱彭华;谢跟踪;刘浩;胡碧燕;;广东省古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多尺度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10期
3 罗永常;;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J];思想战线;2006年04期
4 周大鸣;吕俊彪;;资源博弈中的乡村秩序——以广西龙脊一个壮族村寨为例[J];思想战线;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793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9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