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辞学:目标重新设定下的问题发现与方法设计——“纪念中国修辞学会成立35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评
本文关键词:中国修辞学:目标重新设定下的问题发现与方法设计——“纪念中国修辞学会成立35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修辞学 当代修辞学 修辞学研究 宗廷虎 刘大为 陈光磊 目标设定 湘南学院 黄锦章 张先
【摘要】:正2015年6月6日至7日,中国修辞学会、湘南学院、《当代修辞学》与上海市语文学会陈望道研究会在湘南学院隆重召开了"纪念中国修辞学会成立35周年学术研讨会"。大会由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会长、《当代修辞学》编委会主任胡范铸教授主持,中国修辞学会会长陈光磊以及宗廷虎、刘大为、祝克懿、谭学纯、张先亮、黄锦章、叶青、施春宏、曲卫国等来自国内五十多所高校的八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大会围绕"社会发展·国家形象·学科互动与当代修辞学"这一主题展开。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关键词】: 中国修辞学;当代修辞学;修辞学研究;宗廷虎;刘大为;陈光磊;目标设定;湘南学院;黄锦章;张先;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传统互文理论研究——兼论中西互文的对话”(批准号:14YJC740051) 上海市哲社十二五规划项目青年课题“语言学研究视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另一种叙事”(批准号:2014EWY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5-2
【正文快照】: A Review of Syposium in Celebration of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Chinese Rhetoric SocietyZHANG Hongqian(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2015年6月6日至7日,中国修辞学会、湘南学院、《当代修辞学》与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范铸;汉语修辞学与语用学整合的需要、困难与途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付伊;;当代修辞学的突破:问题优先还是方法优先?——第二届望道修辞学论坛述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胡范铸;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试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J];修辞学习;2003年01期
4 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J];当代修辞学;2010年03期
5 祝克懿;;互文:语篇研究的新论域[J];当代修辞学;2010年05期
6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祝克懿;宋姝锦;;词语、对话和小说[J];当代修辞学;2012年04期
7 谭学纯;;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J];文艺研究;201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祯岑;;新闻语篇与广告语篇互文实现模式的比较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2 闫海芳;段泗英;;区分构式依赖型移就和语境依赖型移就[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徐义云;;试论西方修辞学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4 赵国军;;修辞学转向与“零度”[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5 龙德银;;外语教师的言语得体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吕晶晶;王蕊;;修辞学研究范式的重构和工具性范畴的建设——首届望道修辞学论坛述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胡范铸;汉语修辞学与语用学整合的需要、困难与途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马睿颖;林大津;;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现代汉语修辞观的语用学转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谭学纯;;修辞观:话语权和学术操作[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杨一飞;;感观类话语标记语初探——以“你+感观动词”(看、听、说、讲、想、知道、认为等)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学纯;;辞格生成与理解:语义·语篇·结构[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范铸;;中国新闻语言研究范式的若干思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3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赖彦;新闻话语对话性的文本分析与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张雪;对话体语篇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大津;跨文化言语交际:互动语用修辞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罗渊;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论纲[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蓬克;“礼”和“礼”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鑫童;顺应论对《老友记》中非真实性话语的阐释力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萌;移就辞格的构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邵文静;基于RICM模型的非真实性话语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白淑然;三十六计与语用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静;修辞的两重性初探[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钦;从西方修辞的角度评析新华网对外报道的有效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聂政;微博语篇的互文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佳璇;我国新闻语言中字母词的易读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侯慧;对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化的语用探索[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尧;;“思想事件”的修辞——关于王安忆《启蒙时代》的阅读笔记[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3期
2 席扬;;身份·功能·性别——试论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的修辞行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郭洪雷;;小说研究:从叙事学到修辞学——对小说研究理论范式与批评方法修辞学转向的初步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祝克懿;蒋勇;;20世纪社会政治关键词“革命”的互文语义考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余岱宗;;论叙事修辞中的“审美辩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姚楠;;修辞学与文学批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高万云;;关于文学修辞批评的批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朱玲;重读经典:《俄狄浦斯王》双重隐喻[J];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9 申丹;修辞学还是叙事学?经典还是后经典?——评西摩·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J];外国文学;2002年02期
10 董瑞兰;;《在悬崖上》:关键词、意识形态及其修辞建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媛;21世纪的中国修辞学:路在何方——“首届中国修辞学多学科高级学术论坛”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1期
2 ;中国修辞学会2007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J];修辞学习;2008年02期
3 微雨竹;;“中国修辞学会2009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召开[J];修辞学习;2009年02期
4 ;中国修辞学会第九届理事会选举产生[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正式成立[J];外语界;1981年01期
6 ;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欢迎台湾省语言学家入会并参加学术活动[J];当代修辞学;1982年01期
7 ;中国修辞学会在昆明举行第二届年会[J];当代修辞学;1983年04期
8 路宝君;;中国修辞学会华北分会召开首届年会[J];当代修辞学;1983年03期
9 天蔚;;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安徽屯溪举行[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10 丁洋;;中国修辞学会华北分会召开首届年会[J];语文研究;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名方;;中国修辞学史分期之我见[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延新;;推动中国修辞学走向新纪元——读《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中国修辞学会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2002年学术会议纪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4 郑颐寿;;中国修辞学会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5 王希杰;;修辞研究,修辞学史,修辞学评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冠连 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修辞学路向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常振国;深入浅出 治学严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本文编号:797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9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