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政治人物引谚话语模式的文化审视

发布时间:2017-09-06 03:42

  本文关键词:政治人物引谚话语模式的文化审视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人物 引谚 话语模式 文化审视


【摘要】:话语是与权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政治人物的话语通常是一种政治形态化的语言。谚语的形成、发展与应用,渗透于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涵盖力。因此,对谚语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应将其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特别是政治人物的引谚现象已形成一种话语模式,更具有文化的代表性。政治人物引谚话语模式是政治人物表达政治观点的一种方法,政治人物引谚可以有效提升话语公信力,极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增强语言的社会功能。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政治人物 引谚 话语模式 文化审视
【分类号】:H15
【正文快照】: “谚”本义是“传言”,本文所说之“谚”是从话语学角度提出的广义概念,概指汉语熟语和名句,即包括民间普遍流传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率高、流行面广的“谚语”“俗话”“成语”和源于经典文本的经典名句。谚语的形成、发展与应用,渗透于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涵盖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春阳;;话语整合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巩固[J];理论探索;2014年01期

2 董志强;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J];人文杂志;1999年04期

3 纪玉华;吴建平;;跨文化语境演讲中谚语引用之批评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1期

4 方向红;引语的语用环境试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施旭;;话语分析的文化转向:试论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动因、目标和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真;乡村情缘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效应[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张军;王邦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特质与本土化转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孙如轩;;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礼治”——对一次村民代表会议的观察和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4 宋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依托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0期

5 黄琳;李银兵;武正雄;;农民主体性发展动力机制变迁——兼析农民主体性发展的回复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李武;胡振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合作机制研究——董园村集体行动中权威现象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7 梁涛;;乡村民主建设的文化羁绊及对策[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李志军;徐创洲;;新时期村干部角色错位的成因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王颖;姜鑫;;当代中国的汉语话语权问题[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刘胜;方瑞芬;;中国话语研究及发展趋势[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天智;;政治机会结构视野中的农民维权行为及其优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廖小东;曹文波;;民族地区突发性群体事件与政府危机管理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4 何朝银;;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伦理重构探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庆真;;从“村落”到“村”:解读一个变迁中的村庄[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田传浩;贾生华;;农地市场发育、耕地配置与反贫困——基于苏浙鲁村庄的经验[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董明;;民间力量成长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再造——对一个案例的经验阐释[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9 陈涛;;海洋社会学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突破[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二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从新闻生产流程透视中美讣闻报道差异——以《新京报》和《纽约时报》为例[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6 万秀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王鹏;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变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董明;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楠;垂直管理体制下税务机关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潘亮;乡镇政府职能研究—赣北Y镇改革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5 费立;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云革;上访群体的社会工作介入及其反思[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建波;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山东大学;2010年

8 刘洁;奥运背后的不同声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自办文化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白小强;乡村社会秩序生成和社会关系调节的重要资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广云;;学术突围:重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J];江海学刊;2010年02期

2 秦宣;;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思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鹏;;《现实政治的话语——常态的政治》评介[J];现代外语;2010年03期

2 祝敏青;多维言说空间中的话语权[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2期

3 郑海翠;张迈曾;;和谐理念的多模式话语建构[J];外语学刊;2008年02期

4 姜伊如;;浅析被话语的特点与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5 曹广涛;语言文化差异对戏剧话语模式的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赵淳;;文化研究中身体话语的背后[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2期

7 莫莉莉;话语中的角色转变与身份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秦洪武;崔蓉;;事件共指与话语连贯[J];当代语言学;2009年01期

9 刘娟;;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交往话语模式分析[J];学理论;2011年22期

10 尹恒;紊乱与建构——文学研究中的“话语”问题[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丽莹;;面子体系与话语中的策略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翔;照亮时代的话语模式[N];贵州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会娟;《小儿难养》家庭成员中冲突话语的语用分析[D];河南大学;2014年

2 张敏;性别语篇系统下夫妻间话语冲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岩;汉语寒暄语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4 任卓君;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与《局外人》中的青少年话语[D];宁波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02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02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