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各国政策对汉语传播影响的历时国别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南亚各国政策对汉语传播影响的历时国别比较研究
【摘要】:对20世纪以来东南亚国家汉语传播发展历程进行国别比较研究后发现,东南亚多数国家华文教育发展轨迹都经历了"三起两落",呈现出"波段共振性",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性;20世纪华语华文在东南亚各国传播中遭受打压的相似历史告诉我们,汉语国际传播应避免意识形态冲突,海外华人华侨的语言文化传承应在所在国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国家政策是语言传播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往往受国际政治经济及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将推动语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纳入国家外交工作,推动签署语言文化国际交流协定,建立需求导向的东南亚汉语传播服务体系,以促进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国软实力。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东南亚 国家政策 汉语传播 国别比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4AYY011) 2015年度中央直属高校科研专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创新项目”资助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引言 国家政策包括国家大政方针和部门制定的行业管理政策,如“外交政策”“教育政策”“语言政策”“外语政策”等。研究语言政策对语言传播的影响,应该从研究国家政策开始。东南亚是目前全球汉语(1)传播效果最好的地区,然而20世纪汉语在东南亚的传播却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华东;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华文教育与教学[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李荣华;泰国华文教育形势好[J];八桂侨刊;2001年03期
3 颜天惠;印尼华文教育的新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1年04期
4 温北炎;印尼华文教育的过去、现状和前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周聿峨;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机遇与困惑[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黄艳梅;;论泰国华文教育[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7 王功平;试论华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学术研究;2002年09期
8 吴前进;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恢复的前提和前景[J];国际观察;2002年05期
9 张晓华 ,肖静芳;大马华文教育一瞥[J];国际人才交流;2002年11期
10 温北炎;试析印尼华文教育的几个问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耿虎;;五缘、谱牒文化视野下的两岸华文教育[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2 张灯;;大华文教育视阈下的境内外学生互动教育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3 周聿峨;廖小健;杨松;;华文教育与海外统战工作[A];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C];2008年
4 袁振华;曾洁;;加强普粤拼音优化教学研究,促进华文教育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5 蓝小玲;;菲律宾华校华文教育的阶段与特点——兼谈华校闽南话与普通话教学的关系[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嘉郁;;华文教育研究现状简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耀东 黄兴忠;“永远支持华文教育”[N];广西日报;2005年
2 远猷;努力拓展华文教育新途径[N];人民日报;2007年
3 罗华荣;老挝华文教育别具一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华文教育是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基础[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郭万盛;海外华文教育:升温又升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杨子岩;发展华文教育正当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杜榕 寒牍 (本报记者 杜榕);华文教育 方兴未艾的“留根工程”[N];人民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路治华 临沧市侨联主席、侨办主任;创新华文教育凝聚侨“根”侨“魂”[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9 ;张伟超:华文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记者 秦小艳;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获捐900万[N];深圳特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YEAP CHUN KEAT(叶俊杰);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之权;新加坡教育分流下华文课程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及改革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启华;教育菲化案及其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骆秀红;二战后新加坡华文教育兴衰及原因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3 张斌;战后泰国华文教育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9年
4 李进敏;菲律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许;菲律宾华文教育支持者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张树利;战后美国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孙易红;沈慕羽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源;冷战后加拿大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韩瑞凤;冷战后菲律宾与泰国华文教育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刘华斌;冷战后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05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0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