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新背景下翻译理论与实践——评《新背景下的翻译理论及其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9:48

  本文关键词:新背景下翻译理论与实践——评《新背景下的翻译理论及其发展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翻译理论 翻译伦理 语言类 理论与实践 功能视角 计算机辅助翻译


【摘要】: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不同语言群体之间需要相互沟通交流。翻译理论在时代背景下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学界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区别于其他语言类教学。《新背景下的翻译理论及其发展探究》一书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对国内外翻译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翻译学流派分为:生态翻译学、语料库翻译学、翻译伦理学、认知翻译学、计算机辅助翻译学以及功能视角下的翻译学等,各个翻译学派都有其产生的特定的时
【作者单位】: 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翻译理论;翻译伦理;语言类;理论与实践;功能视角;计算机辅助翻译;
【分类号】:H059-5
【正文快照】: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不同语言群体之间需要相互沟通交流。翻译理论在时代背景下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学界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区别于其他语言类教学。《新背景下的翻译理论及其发展探究》一书正是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雷;;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2 谭素琴;从思维方式看中西翻译理论传统的差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刘传珠;翻译理论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4 李军;滕玉梅;;翻译理论与翻译评价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S1期

5 于艳华;;翻译理论的定义、属性、分类和功能——对“翻译无理论”、“翻译理论无用”的反思[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张茵;;浅谈法国翻译理论[J];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7 张艳;郭慧敏;;从范式理论评介中西翻译理论的发展[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年01期

8 李田心;;奈达翻译理论的多维度思考——不存在“奈达信息翻译理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蔡斌;;正确认识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阿尔弗莱德·库勒拉;王育伦;;翻译理论和实践[J];中国翻译;198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田媛;;从功能目的翻译理论看译员的知识储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朱丽萍;;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6 冉爱华;;浅析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7 杨晓荣;;翻译协调论的哲学基础——兼谈中国当代哲学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启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蒋丽娥;彭博;;《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翻译错误归因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9 张红;;从俄罗斯语言学翻译理论角度看俄罗斯法律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10 张旭;;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玉民;永远的巴别塔[N];北京日报;2003年

2 郑辉;“信、达、雅”与翻译理论[N];福建日报;2003年

3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4 许钧,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导;助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廖七一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研究所;由“器”入“道”:翻译研究的学科疆界与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远鹏;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科学评价探索[D];山东大学;2009年

3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朋毛当知;《红楼梦》两种藏译本的比较研究[D];西藏大学;2016年

2 唐琳琳;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靳琦;翻译理论的生命:压抑或超越?[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琳琳;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关联翻译理论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兆国;梁启超的翻译理论与方法[D];山东大学;2008年

6 魏东峰;中西翻译理论对比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静安;翻译理论的发展及对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顾玉萍;严复、奈达、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致性[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9 刘志宾;林语堂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巧芳;奈达的翻译理论与林语堂翻译观之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8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08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