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媒体新词语中的戏谑色彩

发布时间:2017-09-08 19:33

  本文关键词:媒体新词语中的戏谑色彩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词语 戏谑色彩 造词


【摘要】:戏谑色彩是当前媒体语言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意义,这种新型色彩意义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特殊角度在词义中的体现。仿拟、类推和谐音是生成戏谑色彩的主要方法,造词主体对戏谑的追求是戏谑色彩风行的重要原因,此外,社会意识的开放和互联网的兴起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新词语 戏谑色彩 造词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色彩意义是词义内容的一部分,指词中所蕴含的某种独特的格调、韵味、倾向等。不同时期的新词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色彩特征,例如五四时期外来词大量产生,该时期的新词语就表现出强烈的外来色彩。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媒体上的新词语呈现出诸多不同以往的个性特征,其中一个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瑞明;谐音造词法研究是提高辞书质量的一大途径[J];辞书研究;2005年01期

2 李松林;日语外来语造词的形式与方法[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年04期

3 杨振兰;;论新时期新词语的色彩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长虹;;论改革开放以来的语音造词法——以网络语言中的新词新语为例[J];辞书研究;2010年02期

2 杨振兰;;论新时期新生同义词的特点及其成因[J];东岳论丛;2009年04期

3 马燕菁;论外来语的日语化——以语法的日语化为中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许红晴;杨奔;;购物网广告语谐音双关辞格之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4期

5 彭学修;;新时期汉语新词语研究回顾与展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年11期

6 赵爱萍;王催春;;“她经济”、“她势力”及其社会语用认知解读[J];焦作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章凤花;;色彩义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流行语解读[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8 杨伊昕;王阳洋;;网络流行语中民众网络话语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09期

9 侯友兰;;网络语言中的“×男”与“×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10 郭伏良;白云霜;;词义构成视角下的当代汉语词义演变类型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晓燕;汉语动物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白云霜;当代汉语词汇新增义位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3 曹起;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罗胜杰;基于英汉语料的仿拟跨学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陈志宇;当代汉语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玉兰;2008年汉语新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婷婷;网络词语造词法及语用义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王凤;日语专业大学生外来语学习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铁艳凤;泛义动词“弄”的探析[D];暨南大学;2010年

5 路杨;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游瑞亭;21世纪以来新词新语规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齐月;2010年度新词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汉铭;新词语中的社会心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人民论坛;2009年15期

3 杨振兰;从造词看词的色彩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霞;从命名实验看造词策略和音义联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2 钱乃荣;“酷语”在造词上的新特点[J];语文建设;2001年12期

3 李君;试析改革后简缩造词现象[J];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丁桂英;吴寿松;;刍议新词与生造词的判定标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周园园;;英汉网络语言造词方法的比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张纯;;动物隐喻人造词特征浅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7 ;造词热 中国大陆去年诞生594条新词[J];国际新闻界;2012年06期

8 段曹林;曾翠媚;;汉语新词语修辞造词分析——以“171条新词语”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钟舟海;;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嬗变[J];文化与传播;2012年02期

10 金欣;;浅谈现代汉语变调造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楚群;;“别解”造词理据及规范问题分析[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建民;;粤语造词的文化心理浅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吴礼权;刘风玲;;认知视野中的比喻造词[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孙曼均;;生造词问题的再思考——兼议词汇规范与词典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5 熊前莉;;网络语言的词汇理据分析[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天星;;借代的词汇功能[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化学者 常江;造词之风:创意还是才尽?[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一年“造词”近六百 六成“新词”速消亡[N];文汇报;2012年

3 张意轩 祝伟;草根造词热 催生“词媒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4 江苏 余占涛;用王码五笔造词[N];电脑报;2003年

5 甘肃 郭洵;“自造词组”的备份和恢复[N];电脑报;2002年

6 北京 韩继军;把我的词库带回家[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吴妍;畅销书名制造流行语[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邑生;没了“WiFi”,拿什么与世界沟通?[N];中国艺术报;2014年

9 广西 周惠卓;加些自己常用的词组[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10 黄长著;从“信息化”等词语的翻译看学术界的责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栾妮;《红楼梦》中的修辞造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陈敏;宋人笔记与汉语词汇学[D];浙江大学;2007年

4 邵燕梅;现代汉语商业隐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王洁;区域变异与互动视角下的华语新词新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永杰;汉语委婉造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莉芳;现代汉语词汇修辞造词[D];河北大学;2007年

3 刘婧琢;《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修辞造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王鑫;现代汉语修辞造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羽;汉英比喻造词比较[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媛媛;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的角度探析汉语造词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红霞;现代汉语修辞造词考察[D];四川大学;2004年

8 李春兰;中草药命名及文化内涵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孙娜;经济类新词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孔丽;新词语修辞造词考察及认知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15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15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