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视野下的黔东苗语量名结构
本文关键词:类型学视野下的黔东苗语量名结构
【摘要】:黔东苗语的量名结构的类型丰富,对其语法、语义进行分析后,确定其语法地位。从语言类型学的蕴涵共性看,苗瑶、侗台及藏缅各语族的量名结构在语序和类型上表现出极大的相异性,但各语族的语言之间在参数和类型上存在共性,证明汉藏语系各语言存在量名结构的共同特点。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 类型学 黔东苗语 量名结构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二批)“中国苗族古经采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3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216
【正文快照】: *本文曾在第47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昆明)宣读,与会专家石德富、李云兵等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谨表谢忱。1在国内研究“量名结构”时,大多称为名量结构,本文采用“量名结构”比较切合苗语的语言事实。2本文所用苗语语料除标明出处外,均为作者母语。3该文是提交第1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云兵;;苗语重叠式的构成形式、语义和句法结构特征[J];语言科学;2006年02期
2 许剑宇;;“一+量+名”结构表指称现象的语义和语用分析[J];浙江学刊;2011年06期
3 张永祥 ,曹翠云;黔东苗语的量名结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平;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京廉;;现代汉语被动句中“被”字词性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宋亚云;张蓉;;再谈汉语形容词的鉴别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张素玲;刘慧清;;现代汉语区别词的词类地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张素玲;;构词成分对区别词功能游移的制约[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杨同用;赵金广;;动词、形容词与名词兼类的复杂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苏宝荣;任敏;;汉语“副+名”现象的语义、语法分析与认知基础[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张国强,徐军;英汉语音对比初探[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蔡荣男;;德宏傣语单字调的声学分析[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刘凤丽;;广西桂北平话及相关土话的名词重叠探究[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秦海燕;;民国时期桂东北瑶汉文化关系浅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林达真;李绍滋;;基于模式分类的汉语时态确定方法研究[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惠;苏新春;;XHK基于语法知识的汉语词义描述[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邦容;;创制侗泰语族统一拉丁字母文字[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6 郭中;;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语序问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若晓;孔江平;;毛南语声调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梁银峰;;《祖堂集》助动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9 游文良;;再论畲语[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10 樊立三;亢世勇;王兴隆;马永腾;;语文词典标注词性的基本原则[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芳;汉语核心词“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赵瑞粉;《现代汉语词典》程度副词配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雪丽;洪洞方言“X+人”式使感形容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向琦丽;现代汉语名词活用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江苗;马山壮语“形容词+NP”结构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杨丽敏;反义动词的对称与不对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书华;“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秀玲;;“一(量)名”主语句的语义和语用分析[J];汉语学报;2005年02期
2 石定栩;;动词后数量短语的句法地位[J];汉语学报;2006年01期
3 刘琼竹;数量名主语句的句法分析[J];汉语学习;2000年05期
4 李宇明;“一V…数量”结构及其主观大量问题[J];汉语学习;1999年04期
5 陈翠珠;石光琦;;哈尼语汉语数量结构的句法比较[J];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何俊芳;也论我国民族的语言转用问题[J];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7 杨焕典;;纳西语中的数量词[J];民族语文;1983年04期
8 季永兴;;壮汉代词数词量词名词结构形式比较分析[J];民族语文;1993年04期
9 戴庆厦;景颇语“形修名”两种语序对比[J];民族语文;2002年04期
10 刘丹青;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J];民族语文;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安春;“一个”的用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蒋颖;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炳泽;黔东苗语词的重迭[J];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03期
2 张永祥 ,曹翠云;黔东苗语的量名结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3 胡晓东;;从语言使用态度看黔东苗语的母语生态——以黔东南州白午苗族村寨的调查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4 李炳泽;黔东苗语的天干地支[J];民族语文;2003年04期
5 石德富;;黔东苗语帮系三等汉借字的形式[J];民族语文;2008年04期
6 冀芳;;黔东苗语的特殊重叠构形及其量范畴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5期
7 冀芳;;黔东苗语差比范畴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8 李炳泽;黔东苗语动词的音节与形态[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S1期
9 石德富;黔东苗语动词虚化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S1期
10 石德富;黔东苗语动词的体范畴系统[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季锦平;;黔东苗语声韵调配合规律[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李清波;徐国刚;应敬浩;;黄河小浪底东苗家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措施[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刘汉东;徐国刚;姜彤;;小浪底水利枢纽东苗家滑坡稳定性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整合煤检功能 方便车辆通行[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胜春;苗语黔东方言的韵母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17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1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