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对语气词“那”中古用例的语文学讨论

发布时间:2017-09-11 13:02

  本文关键词:对语气词“那”中古用例的语文学讨论


  更多相关文章: 语气词“那” 语气词“耶” 疑问词“那” 疑问词“奈” 动词“奈” 形误字 通假字 语文学


【摘要】:为了证明语气词"那"在中古已经产生,学术界近二十年陆续找出一些新的用例。利用语文学的方法考察这些用例,发现绝大多数都不能成立。这些"那"有的是错字,有的是语气词"耶"的形误字,有的则是动词或疑问词"奈"的通假字。
【作者单位】: 香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系;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语气词“那” 语气词“耶” 疑问词“那” 疑问词“奈” 动词“奈” 形误字 通假字 语文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14ZDB098) 香港特区政府研资局优配基金(GRF/HKIEd844710)
【分类号】:H141
【正文快照】: 近代汉语语气(助)词“那”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目前主流的看法是,这个语气词在魏晋时代就已产生,经过唐代的“发展期”,元明达到了“繁荣期”(蒋骥骋、龙国富2003)。高名凯(1948:582)根据《后汉书·韩康传》“公是韩康伯那”之“那”字在《太平御览》引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庆之;关于疑问语气助词“那”来源的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1年02期

2 吴欣春,张瑞英;语气词“邪”与“耶”使用情况调查[J];古汉语研究;2003年02期

3 方一新,王云路;读《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4年01期

4 蒋冀,

本文编号:830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30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