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国翻译理论的本体价值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09-11 16:29

  本文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的本体价值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翻译理论 本体价值 译者传统 传统译论 方法论 认识论


【摘要】: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有着自身独特的本体价值与精神传统,需要从方法论和认知论的角度入手来呈现。大脑神经与意识科学以及酝酿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翻译理论体系的重新发现、认识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 本体价值 译者传统 传统译论 方法论 认识论
【基金】:2015年度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帮扶基金项目支持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王佐良先生(1987)曾经提出中国翻译家的三大独特传统:一是有高度的使命感,为了国家民族的需要不辞辛苦地去找重要的书来译;二是不畏难,不怕难书、大书、成套书;三是做过各种实验:直译、意译、音译、听人口译而下笔直书,等等。这三大独特传统在翻译的前三次高潮中皆有体现,无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俊;;开展翻译学的复杂性研究——一个译学研究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J];上海翻译;2013年01期

2 张柏然;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马亚娜;;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在句法上的体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王安原;吉哲民;;对译者角色——“隐身”的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周茹薪;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陈宏斌;;文化翻译的策略——《儒林外史》英译本个案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张德让;;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朱军;;论茅盾翻译的政治维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毛春华;;文本功能对翻译策略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刘孝银;;鲁迅翻译理论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士焯;;论译者的写作能力培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李明栋;;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林莉莉;;英汉翻译写作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玮;;文化生态平衡与适度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冯学琪;;译者情感对文学翻译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美平;;京师同文馆与晚清翻译事业[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回译中的问题——以《喜福会》程乃珊译本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姜筠;;从接受美学角度论读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以《尤利西斯》译本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武春野;“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孙瑞;朱生豪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曼;林语堂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陆子晋;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黄艳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语境下的新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毕澜潇;从伪译研究视角解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祥云;;中西翻译理论差异原因探寻——兼论中国翻译理论的建构[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刘彪;;传承中国翻译理论的一代宗师——董秋斯[J];学理论;2009年27期

3 郑伟波;创立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首届研究生翻译理论研讨会综述[J];教学研究(外语学报);1988年01期

4 伍小君;中国翻译理论小议[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欧阳利锋,尚敏锐;以西方观点解读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理论[J];语言与翻译;2002年01期

6 王建国;;中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意义论和翻译意图论[J];英语研究;2003年02期

7 王建国;简述中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意义论和翻译意图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宋华,王正仁;从中国传统美学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向心”文化特征[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张庆盈,樊丽霞;论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过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文军;宋佳;;通观百年中国翻译理论——陈德鸿的《20世纪中国翻译理论:风气、问题与辩论》评介[J];英语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玉萍;论中国翻译理论之重建原则[D];广西大学;2003年

2 袁金霞;[D];安徽大学;2004年

3 李旭;五四前后中国翻译理论论争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丽萍;钱钟书“化境”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1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31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a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