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美学的“汉字学转向”
发布时间:2017-09-11 20:42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美学的“汉字学转向”
【摘要】:美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具有人文学科特有的文化差异。中西美学的根本差异,则集中于语言文字。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具有的特殊"不可通约性"在美学上具有深刻的表现。汉字的独特性质,呼唤着中国美学的"汉字学转向"。"语言学转向"的深层背景就在于,其内在核心是"语言"的重要作用。追寻"哲学语法"的结果,是用逻辑方式探寻美学问题,造成一种"范畴误置"。中国传统关于汉字研究的深厚传统,则提示着"美学文字学"的诞生,即以汉字文字学的眼光,重新打量中国美学的特质。汉字美学的灵动精神,体现在汉字的"写",即"草书先于正书"的自由与规范的悖反中,这种悖反赋予了汉字"写"的生长状态,在汉字的"笔意"与"笔势"的流动中凝结。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汉字造字过程的描述,也体现了汉字的生长性。中国美学需要一种哲学的"说文解字"。在从"文"到"字"之间,汉字的美学探索有着更为渺远的空间。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中国美学 汉字学 写 生长性
【分类号】:H12
【正文快照】: 美学,可以划分中西么?还是如自然科学一样,可以变为一种共通的、普遍的原理?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艺术,似乎在这一点上,面临着一种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追求着全人类的沟通乃至共通;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丰富的差异性,即由于语言、文化、地域等不同而来的“特别”。审美,似乎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一川;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2 祁志祥;汉字训诂与中国美学[J];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832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3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