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舒声促化:粤语恩平沙湖话的一种小称形式

发布时间:2017-09-11 21:41

  本文关键词:舒声促化:粤语恩平沙湖话的一种小称形式


  更多相关文章: 恩平沙湖话 变调 舒声促化 小称形式


【摘要】:四邑方言部分名词或名词性成分存在几种不同形式的变调,或为曲折调,或为升调,或为低降调。该粤语次方言的恩平沙湖话中,少数来源于古阳声韵的名词或名词性成分的低降变调进一步促化读同入声韵。低降调的起点本来就低,又有降势,整个音节在听感上显得相对轻短,这为其促化创造了条件。同部位发出的鼻音与塞音尽管有区别,但两者有共通性,是以促化时鼻音韵尾-m、-n、-?分别变成塞音韵尾-p、-t、-k。这种促化是一种小称形式,有别于汉语史上的"阳入对转"。
【作者单位】: 广州航海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恩平沙湖话 变调 舒声促化 小称形式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13AYY001)
【分类号】:H178
【正文快照】: 沙湖镇位于广东省恩平市东北角,西与南临本市牛江镇,东与北界开平市,所使用的地方话属粤语四邑方言。四邑各方言点部分名词或名词性成分存在着曲折调、升调、低降调等几种形式的变调,其中曲折调一般为215调,升调一般为35调,低降变调则正好与各方言点的阳上合流,这样四邑各方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光宇;海口方言的声母[J];方言;1989年01期

2 陈昌仪;余干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1990年03期

3 陈昌仪;;余干方言入声调的不连续成分[J];方言;1992年02期

4 贺巍;;晋语舒声促化的类别[J];方言;1996年01期

5 邵慧君;;广东茂名粤语小称综论[J];方言;2005年04期

6 栗华益;;江西余干方言的入声韵尾[J];方言;2011年01期

7 辛世彪;;临高语第二调在海口石山方言中的促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曹志耘;南部吴语的小称[J];语言研究;2001年03期

9 伍巍;王媛媛;;徽州方言的小称研究[J];语言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妍;;汉语方言中的“崽”后缀[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朱晓农;亲密与高调——对小称调、女国音、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J];当代语言学;2004年03期

3 蒋博;;泰州市区方言的“子”尾词形式及功能[J];大舞台;2010年11期

4 庄初升,林立芳;曲江县白沙镇大村土话的小称变音[J];方言;2000年03期

5 刘新中;海南岛的语言与方言[J];方言;2001年01期

6 沈明;山西方言的小称[J];方言;2003年04期

7 李小凡;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J];方言;2004年01期

8 朱晓农;浙江台州方言中的嘎裂声中折调[J];方言;2004年03期

9 唐爱华;安徽宿松方言的变调[J];方言;2005年02期

10 朱冠明;湖北公安方言的几个语法现象[J];方言;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勇生;;鄂东南通城方言入声韵尾演变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丽;汉语方言变韵的语音格局[D];北京大学;2011年

2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丘学强;粤、琼军话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4 胡松柏;赣东北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谢奇勇;湘南永州土话音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张小平;近代汉语反语骈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陈芳;姚文田古音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徐越;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石;宋元时期徽州文人用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R墇N;清汪p堋秺i楙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素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子华;河曲方言词缀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贾莉莉;武安话入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淼;慈溪方言语音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7 刘玉婷;湖南汝城话的体貌系统[D];湖南大学;2009年

8 余延琳;绩溪、太原、福州方言元音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丽珍;方山方言语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晓晓;吴语路桥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锐欣;廿八都话的中塞调的实验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2 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儿尾词的语音变化(一)[J];方言;1980年04期

3 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儿尾词的语音变化(二)[J];方言;1981年01期

4 叶国泉 ,唐志东;信宜方言的变音[J];方言;1982年01期

5 张盛裕;潮阳声母与《广韵》声母的比较(一)[J];方言;1982年01期

6 张振兴;;漳平(永福)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1982年03期

7 郑张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1期

8 颜森;;江西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1期

9 周祖瑶;;广西容县方言的小称变音[J];方言;1987年01期

10 李i,

本文编号:833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33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