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浅持博”:陈澧“小学”理念之演进及旨趣
本文关键词:“以浅持博”:陈澧“小学”理念之演进及旨趣
【摘要】:陈澧之学渊源于以江浙学术为本的学海堂,循"训诂明而义理明"的路径,特重"小学"一道。其《说文声表》、《切韵考》及《外篇》,对"小学"一道大有推进,他也因此获得极大的学术声誉。有意思的是,陈澧在深入"乾嘉考据"之小学后,便开始对这一"皓首穷经"式的治学理念能否承受"治经门径"的初意产生怀疑,且以为此是晚清学术衰弊的一大要因。因此,便开始对六书小学作深入浅出的诠释,以期恢复小学"古"意——亦即幼学之意,进而将此"真小学"突破六书之学,发挥至群书入门的门径,真正变成"以浅持博"的门径书。这一过程,既反映其小学理念的变化,也承载其改变乾嘉大儒在治学实践中形成的治经门径的抱负,蕴含陈澧与学海堂所本的江浙学术立异、争胜的运思,体现确立新的学海堂治经门径的意趣,也凸显其构筑沟通汉宋之学的基调。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陈澧 小学 音训 以浅持博 汉宋兼采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学海堂与近代汉宋关系”(13YJC77006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13FZS0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培育项目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H13
【正文快照】: 陈寅恪在上世纪30年代曾综论有清一代学术,称史学“远不逮宋人”,经学虽号称极盛,也“譬诸图画鬼物,苟形态略具,则能事已毕,其真状之果肖似与否,画者与观者两皆不知也”。故“谨愿者,既止于解释文句,而不能讨论问题。其夸诞者,又流于奇诡悠谬,而不可究诘”1。概而论之,清代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4年01期
2 於梅舫;;科考与经解——诂经精舍、学海堂的设置与运思[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敏辉;孙建美;;论俞正燮女性人物考据的方法和特点[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2 程丽红;;政论时代的骄子——对清末政治家报人的群体透视[J];长白学刊;2007年03期
3 卞程秀;;试论徽州地域文化对戴震重知思想的影响[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李绪柏;清后期广东学术文化的奠定者阮元[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5 冯峰;;桐城派与徽州朴学[J];安徽史学;2012年05期
6 韩宝;;地域与认同之于纠纷解决的意义初探——基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考察[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刘珊珊;马茂军;;曾巩接受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李山岭;;理学家选评唐宋八家文析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9 王娟;;《粤西词见》:临桂词派的寻根之作——兼论临桂词派的时代意义[J];词学;2013年02期
10 黄林蒙;;民国之际“文笔之辨”及其文学史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3 林苏闽;西汉儒学的自然主义转型董仲舒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潘建伟;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浙江大学;2012年
5 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郑丽虹;明代中晚期“苏式”工艺美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李雅娟;以“人”为目标的文学政治实践[D];北京大学;2013年
8 陈小华;《诂经精舍文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郭权;台湾内渡士绅施士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纪晓建;汉代楚辞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经纬;明代军籍进士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佳妮;杭州瓦舍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建美;俞正燮考据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邱恒菲;南朝宫体诗与歌诗表演关系考论[D];青岛大学;2011年
5 王海燕;清末江浙地区乡民毁学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冰;民国人物分布特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晓纪;明清时期安徽人才地理分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亚鹏;历史时期汝颍地区人才盛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张颖倩;近代北京报馆历史地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钟金才;俞正燮考据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巧燕;;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朴学教学[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晓霞;;陈澧文学思想探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邹晓霞;;论岭南文人陈澧的著述文体[J];黑河学刊;2012年08期
3 於梅舫;;陈澧之学的两歧反应及不同立意[J];学术研究;2014年03期
4 张至;;陈澧开反对“时文”的先声[J];广州研究;1984年06期
5 李福标;;《昌黎先生文集》陈澧父子批点的学术价值[J];文献;2010年04期
6 吴茂q,
本文编号:844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4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