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X还在,Y没了”与“X没了,Y还在”构式

发布时间:2017-09-15 10:09

  本文关键词:“X还在,Y没了”与“X没了,Y还在”构式


  更多相关文章: X还在Y没了 X没了Y还在 构式 连续统 修辞动因


【摘要】:"X还在,Y没了"与"X没了,Y还在"两种构式经一定的修辞动因重塑,从可推导出的初始义生发出不可推导的修辞义,即从语法构式演变成为修辞构式。二者作为语法构式属同义句式,但作为修辞构式却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句式。尽管二者都是通过与X存现状态的对比来强调Y的失去或存在,但各自的语义和修辞效果却因强调内容及X、Y之间关系的不同产生明显的差异。在"X还在,Y没了"演变过程中还存在两种非典型的修辞构式,可视作处于典型的语法构式和典型的修辞构式之间的过渡类型。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X还在Y没了 X没了Y还在 构式 连续统 修辞动因
【基金】: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SJB064) 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团队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计划(2010bs0005)经费的支持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播出以后,“人还在,钱没了”和“钱还在,人没了”哪一个更痛苦一时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由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相关用法。时至今日,这样的格式仍时常出现在新闻报刊或人们口头表达当中。我们通过考察发现,“X还在,Y没了”(甲式)与“X没了,Y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丹荔;;谈谈“连续统”的定义及相关问题[J];语文学刊;2012年03期

2 葛立胜;;“V到”小句中“V”与“到”结合紧密程度的连续统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葛立胜;;“V到”小句中“V”与“到”结合紧密程度的连续统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仝国斌;;从“V了去(了)”到“A了去了”——兼论连续统过渡地带构式的性质[J];当代修辞学;2012年01期

5 周领顺;;“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相关概念辨析——译者行为研究(其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周领顺;;译者行为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译者行为研究(其一)[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7 巫宏梅;刘科;;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法化研究——语法级阶的连续统之辩正[J];考试周刊;2010年08期

8 邢欣;;从X-阶标理论对小句的分析看小句中枢说[J];汉语学报;2005年04期

9 罗桂花;廖美珍;;法庭话语中的言据性[J];语言研究;2013年04期

10 张s,

本文编号:855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55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